教会
教会成员制
2023-11-02
—— Gregg Allison

定义

加入教会成员就是归属于耶稣基督的教会或成为教会的肢体。对教会成员制的理解和实施涉及到对于教会论的不同理解、加入教会的要求以及教会成员的责任和权利。

摘要

在一个教会不是在贬低就是在重新强调教会成员制的时代,从神学、历史和宗派的角度来思考对成员制的一些基本理解很重要。本文探讨了成员制与五个问题的关系:(1)关于耶稣基督降临之前和降临之后神百姓群体之间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的不同观点;(2)普世教会和地方教会;(3)相信婴儿洗礼(paedobaptism)的教会和唯独信而受洗(credobaptism)的教会;(4)成员的责任和权利;以及(5)撤销和恢复教会成员身份。


简介

教会成员制的构成取决于人们对教会这个概念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会作为神的子民,囊括了许许多多的成员。然而,基督徒们对于“谁是神的百姓”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争议。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教会作为一个地方性的聚集,其成员并不囊括所有人。地方教会成员的具体构成取决于加入教会(尤其是洗礼)的要求,以及是否包括婴儿、信主的成年人或(几乎)所有人都算为成员。此外,成员的责任和权利,包括教会的除名,也因上述几个因素而各有不同。

连续性和不连续性

根据对耶稣基督降临之前和降临之后神百姓群体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的不同看法,教会论会带来两种不同的结论。

连续性(continuity)视角认为神的百姓群体在同一个恩典之约下。亚当和夏娃、亚伯拉罕的后裔、旧约(摩西律法下)以色列人、流亡后归回耶路撒冷的人、拿撒勒人耶稣的门徒以及新约中的基督徒:这些人都构成了神的子民。尽管这些群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例如,在经历圣灵、割礼、逾越节、洗礼、主餐等事件上各有不同——但每个人都曾经/现在是神百姓的一部分。他们每个人都是神的百姓,每个人都是神所拣选的百姓,他们得救是因着神的恩典和他们对神应许的信心。他们共同构成了神的百姓。

根据这种连续性观点,教会作为神的百姓从人类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了。这种观点的一些支持者认为,教会已经取代了以色列人;因此,犹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不包括那些接受福音并成为新约教会一员的人)在未来没有盼望。另一些支持者则认为以色列人仍然在未来有盼望。“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罗 11:25),神将再次转向祂的子民,“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罗 11:26),因为他们将承认耶稣是他们期待已久的弥赛亚。

不连续性(discontinuity)视角认为根据神在救赎历史不同阶段所立的各种约,“神的百姓”这一概念会有所不同。例如,在耶稣基督降临之前,旧约里神的百姓主要是指以色列人(或希望归回的流亡者)中遵循摩西律法敬拜耶和华的犹太人。他们在男孩出生的第八天给他们行割礼,遵守安息日,庆祝逾越节和其它节庆,并盼望一位圣灵所膏立的弥赛亚带来未来新约中的赦罪之恩。

相比之下,基督降临后,神的新约子民由耶稣的跟随者构成,他们大多是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外邦人。因着神的恩典,他们悔改信主,领受了基督受死和复活的好消息。他们每周日聚集敬拜,通过洗礼使人加入教会,庆祝主餐(圣餐),并培育对弥赛亚再来时领受丰盛救恩的盼望。

略有不同的是,不连续性立场认为“神的百姓”是指一个群体,包括了从亚当和夏娃直到基督再来前的人,但却认为基督的身体和圣灵的殿这些比喻唯独属于新约的教会。因此在基督降临之前并没有教会,而神的百姓却从一开始就存在了。直到道成肉身的圣子降生、受死、复活和升天,以及圣灵在五旬节浇灌下来之后,教会作为基督的身体和圣灵的殿才开始(事实上也确实已经存在了)。

普世教会和地方教会

教会成员制还取决于人们关心的是普世意义上的教会(如弗 5:25)还是地方意义上的教会(如林前 1:2)。在第一种情况下(普世),教会由许许多多的成员组成。从连续性的角度来看,所有信徒——所有敬拜耶和华之人和所有耶稣基督的追随者——无论是已经离世的还是现在活着的,共同构成了普世教会。从不连续性的角度来看,其成员包括了耶稣基督的所有追随者,既包括在基督里离世的人,也包括在基督里活着的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普世教会都有属天的一面和属地的一面。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普世教会都由许许多多的成员组成。

就第二种情况(地方教会)而言,地方教会的成员人数非常有限。即便是成员人数达到数万或数十万的大教会,其成员人数相对于有史以来神百姓的人数来说也是相当有限。但是,这一讨论带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谁是地方教会的成员?

加入教会的要求以及谁可以加入

对这个问题有几个回答。历史上,对于国教而言,(几乎)该地区/国家的所有公民都能被视为教会成员。例如,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是公民就意味着是天主教会成员。在这些地方,犹太教徒、穆斯林、其他宗教信徒以及无神论者和异端分子都是例外(当国教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盛行时,这些例外情况就很少见了)。

在这个制度中,究竟是国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伊拉斯特派 [Erastianism])有权执行教会法律并将其成员逐出教会),还是教会拥有对其成员的主权(教皇至高无上派,papal supremacy),历来是争论的焦点。无论是哪种情况,加入教会的条件都仅限于出生在该地区/国家并接受了洗礼,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样的教会实践理所应当。每个人,或者说几乎每个人,只要出生就会接受教会的洗礼,这样(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教会成员资质。

今天,洗礼仍然决定着谁是地方教会的成员。关于这一圣礼/命礼,主要有婴儿受洗和信而受洗两种做法。

罗马天主教会、东正教会和有婴儿洗礼的新教教会都为婴儿施洗并因此就将他们纳入到教会成员中。在主张婴儿受洗的教会中,支持他们为婴儿施洗的洗礼神学各不相同。例如,罗马天主教会认为,洗礼圣事洗净了婴儿的原罪,使他们重生,并将他们纳入基督及其教会中。再比如,长老会并不认为洗礼是救赎性的,而只是将信主之父母的婴儿纳入信仰团体,并且标记了神未来会拯救他们的恩典应许。这个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神旧约子民与神新约子民之间的连续性:旧约百姓为婴儿行割礼,使其融入社群,而新约百姓同样为婴儿施洗,使其与信主的父母一起融入教会。在主张婴儿洗礼的教会中,洗礼是加入教会的门槛,只要父母信主是教会成员他们的子女就可以受洗。(这些教会也实行成人洗礼,这就与信而受洗派教会的洗礼非常相似,这是下一个话题)。

浸信会、非国教教会(free churches)、圣经教会和类似的教会为宣告相信耶稣基督救恩的人施洗。他们不给婴儿施洗,不认同罗马天主教会所主张的洗礼重生论(baptismal regeneration)。他们更不认同主张婴儿洗礼的新教教会为婴儿施洗,因为这些教会的成员包括了信主的父母和他们接受了洗礼的孩子。与此相反,主张信而受洗的教会坚持认为,听到福音、为罪悔改和信靠耶稣基督必须先于洗礼(至少在逻辑上应该这样,哪怕在时间顺序上不是这样),然后给相信的人施洗,使他们成为地方教会的成员。与以色列百姓将成人和他们的孩子(男孩要受割礼)都包含在内的做法不同,教会的成员资质仅仅给予那些接受福音并受洗的人。因此,洗礼是加入教会的必要条件,只有那些相信基督的人才能加入教会。

成员的责任和权利

地方教会的成员制正式地确定了委身于该教会的基督徒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也即教会成员制——能够兴旺成长的氛围就是圣经反复强调的爱(弗 4:15-16)。

在一些教会中,成员制——其责任和权利——是根据教会之约来构建的。即便没有正式的声明,这些承诺一般也涉及两个群体:领袖和成员。对于教会领袖,他们承诺代表其成员从事以下活动:促进对三位一体之神的集体敬拜,传讲和教导神的话语,主持洗礼和主餐这样的圣礼/命礼,为教会成员祷告,按照主的旨意带领他们,通过保护他们远离错误的教义和实践来牧养他们、(尽管仍是罪人)成为效法基督的好榜样,通过成员和他们的恩赐促进教会的发展,维护合一并促使教会更加圣洁,鼓励成员参与宣教活动,提供牧养关怀,智慧地管理成员的奉献,等等。

对于教会成员,他们承诺做到以下几点:一起敬拜三位一体的神;以信心回应并顺服神的话语;接受洗礼并庆祝主餐;为教会关注的问题和事工祷告;顺服领袖及其智慧的引导;直接解决与领袖之间的分歧和冲突(而不是说他们的闲话或带着不满离开教会)、当他们(成员)误入歧途时,服从教会的惩戒;遵行领袖为他们设立的忠心和顺服的模式;运用他们的恩赐促进教会的健康和成长;维护合一和追求圣洁;参与宣教工作;回应牧养关怀;牺牲地奉献,等等。

除名和恢复成员资质

有时,尽管教会尽了最大的努力来牧养成员并支持领袖,但他们还是会深陷罪中,不肯回头。他们在与教会爱的关系中摇摆不定,没有尽到作为成员和领袖的责任。这种悲惨的情况促使教会对持续犯罪的人实行惩戒。

耶稣为处理成员中的罪提供了指令(太 18:15-20)。耶稣指示教会要按照一个由四步骤组成、包含了面质和悔改与否、逐渐升级的步骤揭露一个成员对另一个成员所犯的罪。这个步骤从(第一步)个人谈话开始,然后是(第二步)小范围内面质,接着是(第三步)全教会的干预,最后是(第四步)全教会决定除名。在每一个步骤中,教会希望得到的回应都是悔改:犯罪的成员认罪并离弃罪,从而使得教会能达到恢复关系这样的良好结果。如果没有以悔改为回应,就会触发下一个步骤,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并加强劝诫,要求他们脱离罪并恢复关系。

第三步和第四步会涉及所有成员的参与,如果在最后一步中没有以悔改作为回应,那么成员们就会把陷入罪中的人从教会除名。这种逐出教会的做法使不悔改的人失去了作为教会成员的资质,从而阻止他参加主餐和在教会中参与事奉。这也要求成员们停止基督里爱的关系,把他当作“外邦人和税吏”(太 18:17),也就是教会外的人。脱离了恩典、饶恕、安慰、支持和爱的疆界,不悔改的人就会落入撒但的魔掌,落入他破坏、堕落、诱惑、欺骗、控告和折磨的疆界。

采取这种激烈措施的目的总是好的:撤去对遭驱逐成员的所有支持,允许他进入灭亡。这时,真信徒就会醒悟过来,承认自己的罪并为之悔改,并寻求与他犯罪得罪之成员和好和与将他除名之教会和好。在某些情况下,恢复(名誉、财产或金钱)是必要的,这也是恢复关系过程的一部分。看到了真实的悔改,成员们就会再次拥抱悔改之人,饶恕并安慰他,恢复他在教会中的成员资质。

圣经还提到了需要执行教会惩戒的其它情况:教导异端(多 1:9-14;约贰 9-11)、分裂(罗 16:17-18;多 3:10-11)、游手好闲(帖后 3:6、11-12)和领袖的失败(提前 5:19-21)。

结论

对教会成员制的理解取决于许多因素。主张连续性的人认为,教会成员可以回溯到亚当和夏娃,包括了历世历代的信徒——所有敬拜耶和华的人和所有耶稣基督的门徒。主张不连续性的人则认为,教会成员资质只保留给基督的门徒。因为在基督完成祂的使命及圣灵在五旬节降临之前,教会并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所以只有基督徒才是教会的成员。

此外,无论是从连续性还是不连续性的角度来看,普世教会的成员都包括了已经离世的忠心者和现在还活着的基督徒。普世教会的成员非常多。地方教会的成员资质取决于某些加入教会的要求——例如,信徒和他们的儿女(主张婴儿洗礼的教会),还是相信福音得救之人(主张信而受洗的教会)。地方教会成员要承担成员的责任并享有成员的权利,在某些时候,教会必须将犯罪的成员除名,并希望他们悔改以恢复成员资质。

进一步阅读

  • Gregg R. Allison, Sojourners and Strangers: The Doctrine of the Church (Wheaton: Crossway, 2012). See a Book Summary here.
  • Chuck Lawless, Membership Matters: Insights from Effective Churches on New Member Classes and Assimilation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5)
  • Jeremy M. Kimble, 40 Questions about Church Membership and Discipline (Grand Rapids: Kregel, 2017)
  • Ed Stetzer, “3 Reasons for Church Membership,” Outreach Magazine (June 23, 2015).
  • Kevin DeYoung, “6 Reasons Why Membership Matters,” TGC blog.
  • Michael Osborne, “Why Church Membership?Tabletalk Magazine (November 2, 2018).

编注:本文为“简明神学”系列专文之一,本文所表达的所有观点均为作者本人的观点,本文基于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协议免费提供给公众,允许用户以其它媒体/格式和改编/翻译其中内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链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并采用同样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译:DeepL;校:Jenny。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The Membership of the Church.

Gregg Allison(格里格·埃里森)是美南浸信会神学院(The South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的基督教神学教授。他是福音神学协会(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的秘书,也是 Harbor Network and Upstream Sending 的神学顾问。他有五部主要作品:Historical The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Doctrine (Zondervan, 2011), Sojourners and Strangers: The Doctrine of the Church(Crossway, 2012), Roman Catholic Theology and Practice: An Evangelical Assessment (Crossway, 2014), 50 Core Truths of the Christian Faith: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and Teaching Theology (Baker, 2018),以及与 Andreas Köstenberger 合著的The Holy Spirit (B&H Academic, 2020)。他和妻子诺拉(Nora)住在肯塔基州的路易维尔,他们是卡莱尔寄居者教会(Sojourn Church Carlisle)的成员。他们有三个成年子女和 11 个孙辈。
标签
教会
领袖
成员制
圣约
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