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
事奉神
2022-01-01
—— Kirk Wellum

定义

事奉神就是全心全意地爱祂、顺服祂并永远以祂为乐。

摘要

作为被神所造的,事奉神是我们的本分,但我们的事奉却因我们的罪和悖逆而变得败坏,使我们无法讨祂的喜悦。福音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在耶稣基督里,我们可以重新开始事奉神,并且还获得了应许能够在那将要降临的世代完美地、永远地事奉祂。这种基督徒事奉是我们的特权和喜乐。


无处不在的事奉

如今,事奉、服事、仆人等词常常带有负面的色彩,因为与能够作主并让别人服侍我们相比,这些词所描述的境况艰难和不为人喜欢。但在日常生活中,事奉的方式多样且普遍,以至于我们很容易将其视为理所当然,因此几乎注意不到它们的存在。例如,经济生活中我们有所谓的服务行业,也有很多服务性机构在有需要时提供援助和保护。我们都需要以各种方式彼此服事,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无法与其他人隔离开。这一现实提出了一些重要问题:服务的理念从何而来?它仅是一种实用的需要,还是指向更深的层次?

事奉的圣经根源

基督教神学认为,要正确理解事奉(或服事、服务),我们需要回到圣经的开篇,回到神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类这一特殊事件。这段受神启示的记载建立了我们认识自己的起点,因为它阐明了人类与造物主之间的关系。《创世记》1-2 章解释说,造物之神通过祂的话语和能力从无到有创造了万物,作为宇宙的主宰,祂这样做是为了祂的尊贵和荣耀。这意味着在最根本的层面上,神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了事奉祂。受造物并非独立于神而存在,而是不断地依赖神而存在并得以维持。神并不需要受造物,但受造物需要祂,当受造物证明了祂的存在、智慧和荣耀时,他们就完成自己的使命。

一般来说,对受造界而言为真实的,在人类身上就更加真实了。我们独特地按照神的形象受造,这意味着我们受造的目的是以一种超越任何其它受造物的方式事奉祂。神对人类的祝福和祂的命令“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 1:28)表明了我们独特的事奉。后世对这一创世使命的神学反思表明,人类应作为先知事奉神,解释祂所创造的世界;作为祭司在祂面前工作,向祂献上我们手所作的工;作为君王事奉祂,行使他们所获得的权力,将伊甸园的疆界扩展到地极。对我们人类原始责任的这一论述基于这样一个敏锐的观察,即“按神形象受造的真正本质应通过圣经中关于藉着基督恢复这形象的论述来认识”(参见约翰·加尔文,“认识作为救赎主的上帝”,《基督教要义》第 1 卷,John T. McNeill 编辑,Ford Lewis Battles 翻译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60 年出版],第 189 页)。

因此,人类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在地球上的崇高地位。他们被赋予了权力和尊严,被安置在一个美丽的园子里,在那里事奉神是他们的特权和乐趣。虽然他们的工作具有挑战性,但并不令人厌恶,而且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因为他们所做的正是神创造他们的目的。事奉神及其必然的结果——服务彼此,是我们承载神形象和人性的基本要素,尽管这一点在今天与最初一样真实,但有些事情的发生使我们的事奉变得痛苦、令人沮丧和令人灰心。

事奉上的妥协和复杂

《创世记》第三章记载了我们始祖的悖逆和伦理上的失败,他们用蛇的话代替了仁慈造物主的话。尽管神恩慈地存留了他们的生命,没有使他们立即死亡,但亚当族类所受到的玷污意味着他们无法像他们所应该做的那样事奉神,尽管他们事奉神的责任依然存在。他们无法全心全意地事奉神,而是受罪的黑暗势力所奴役,罪的黑暗势力污染了他们,使他们的事奉无法蒙悦纳。现在,他们虽在神的权柄下却劳苦叹息,拒绝接受自己作为受造物的地位和义务。正如使徒保罗写给罗马人的信中所说,人类“将神的真实变为虚谎,去敬拜侍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主乃是可称颂的,直到永远。阿们!”(1:25)结果,一切都遭到了扭曲,由于我们里面罪的力量和《创世记》3:14-24 中神公正的审判,我们无法照我们应该做的那样事奉神。

蒙赎的事奉

如果这就是故事的结局,我们的处境将是无助和绝望的,但满有恩慈的是,这仅仅是个开始。在圣经中,有许多方式可以解释神如何以救赎的方式干预,从而创造出热心行善的子民。其中的一种方法是:神通过自己降卑成为仆人,从亚当堕落的族类中拯救那些祂所选择要拯救的人。加尔文和他之后的其他人都提到,耶稣基督作为我们的先知、祭司和君王来到这个世界,将那些信靠祂的人重新带回到事奉神当中(约翰·加尔文,“认识作为救赎主的上帝”,《基督教要义》第 1 卷,John T. McNeill 编辑,Ford Lewis Battles 翻译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60 年出版],第 494-503 页)。这个从诸多方面反应了爱、恩典和屈尊降卑的行为包含了三位一体神的行动,是堕落的罪人所不配得的。然而,神以祂的大怜悯,降生为仆人,将我们从罪和死亡中解救出来,使我们可以活在祂面前,爱祂、敬拜祂、事奉祂,从现在直到永远。

也许神采取这种方式最令人惊奇的地方在于,它揭示了一些关于神本身的深刻真理——祂虽然伟大,但祂的伟大并不与服事祂所爱的人相互冲突。直截了当地说,当神要求我们事奉祂时,祂并非要求我们做祂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样说的时候,我们必须清楚,祂是作为一个至高无上、自给自足的神在服侍我们,祂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祂并非作为造物主所造的一个受造物在服侍我们。但事实是,祂自由地选择用祂的儿子来拯救我们,祂事奉我们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今生和来世事奉的模式。

旧约中的预备之路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神如何呼召许多仆人实现祂的拯救目的,来追溯神在拯救祂子民上的服事主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圣经中,事奉、仆人等词以及相关的概念出现得非常频繁。例如,虽然亚伯、塞特和挪亚都不是仆人,但他们在人类自我毁灭般堕落为罪人之后仍然事奉主。凭着信心,亚伯向神献上了比该隐所献更好的祭物(来 11:4,参创 4:4),在塞特的时代,人们开始呼求耶和华的名(创 4:26)。诺亚在耶和华眼中蒙恩,因着神的恩典,他成为忠心与神同行的义人。当神呼召挪亚建造方舟拯救自己和家人时,挪亚顺服了神(创 6-9)。

神拯救了挪亚和他的家人,并与他重新立约;巴别塔发生了人类另一次叛乱,之后神继续追求祂的拯救目的,呼召亚伯兰跟随祂(创 12:1)。《诗篇》105:42 特别称亚伯兰(后来称为亚伯拉罕)为耶和华的仆人,他忠心地事奉耶和华,耶和华与他立约,应许赐福给亚伯拉罕和地上的万族(创 12:2-3)。摩西蒙耶和华使用,将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子孙从埃及的奴役中解救出来,神也称他为“我的仆人”,而且据记载,他在耶和华的家中尽忠(民 12:7,参申 34:5)。就连神从埃及救赎出来的以色列也被称为“耶和华的仆人”(诗 136:22;路 1:54),尽管他经常悖逆和不听话。还有大卫王,耶和华称他为“我的仆人大卫”,因为祂应许要通过大卫建立自己永远的国(撒下 7:8-17)。

尽管这些仆人在救赎故事中非常重要,但旧约揭示了他们的不足。虽然他们在许多方面都很伟大,但他们也是软弱的、有罪的人,他们无法用这样的方式事奉神,即他们无法把神的子民带回到与神之间圣洁的关系中。在神与这些人类仆人打交道的故事中,越来越明显贯穿始终的主题是神需要进行干预,并派遣终极仆人来到这个世界,最终将事情纠正过来。

主的仆人

神这样干预的意图在亚伯拉罕、摩西、大卫等仆人的生命中都有预表,但以赛亚的预言最清楚地表达了这一点,其中有四首华丽的仆人之歌:《以赛亚书》42:1-9,49:1-6,50:4-7 和 52:13-53:12。这些动人而有力的诗歌都预言了弥赛亚——耶和华真正忠心的仆人,祂将完美地遵行耶和华的旨意,为祂的子民赎罪。弥赛亚充满神的灵,祂将战胜罪和死亡,通过祂替代性的受难和超越坟墓的生命带来医治。祂将建立正义,从万国中招聚祂的子民,主的旨意将在祂手中亨通。

新约圣经清楚地描绘了耶稣实现了这些诗歌。当埃塞俄比亚太监对《以赛亚书》53 章感到困惑时,福音传道人腓利向他宣讲了主的仆人:“腓利就开口从这经上起,对他传讲耶稣”(徒 8:34-35)。同样正是这个好消息改变了彼得在五旬节的布道(徒 2:22-36),之后他在圣殿里大胆地谈论了对上帝仆人耶稣的荣耀,耶稣虽然遭弃绝并被处死,却复活并按差遣给罪人带来祝福,使他们每个人转离罪恶(徒 3:13、26)。神正是通过祂圣洁的仆人耶稣所作的拯救之工,赋予了早期基督徒力量面对迫害,他们的祷告表明,他们深刻地了解到这位圣洁的仆人所取得的胜利,以及现在奉祂的名可以得到的能力(徒 4:27、30)。

实际应用

新约还讲述了那些信靠耶稣——主的仆人——之人的转变,以及祂的事工从各个方面带给他们顺服的启示。祂使我们有可能事奉神,通过思想祂的话语和榜样,我们明白这对我们作为神子民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当我们汇集圣经中关于事奉耶稣的教导时,我们可以看到事奉神包括:1)真理;2)爱;3)喜乐;4)决心;5)谦卑。

事奉与真理

首先,我们必须按照真理或合乎神话语的方式事奉神。耶稣来是为了遵行天父的旨意,我们也必须这样。耶稣说,我们不能事奉两个主,因为我们要么会恨这个主而爱那个主,要么会献身于这个主而轻视那个主。我们不能既事奉神又事奉金钱或其它任何东西(太 6:24)。保罗告诉我们,神的忿怒正从天上显明,要对付那些用神的真理换取谎言,敬拜和事奉受造物而不敬拜造物之主的人(罗 1:25)。我们不能自由地确定自己事奉的处境,相反,我们已经获得自由,可以走圣灵的新路(罗 7:6)。我们必须做忠心的仆人,彻底遵行神的旨意(太 24:45-50,25:21-30)。而且,这种事奉不能仅限于宗教活动。保罗教导我们:“你们或吃或喝,无论作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林前 10:31),作为基督徒,“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林后 10:5)。

事奉与爱

其次,没有爱就没有可蒙悦纳的事奉。耶稣说,两条最大的诫命是“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以及“你要爱人如己”(太 22:37-40)。没有爱的事奉是乏味的,会滋生怨恨和骄傲。对神的爱会洁净我们的事奉,减轻我们在做主的工作时所面临的负担。《哥林多前书》第 13 章中保罗对爱的详细论述出现在保罗教导教会如何使用属灵恩赐以及在神子民的聚会中如何事奉主的章节(林前 12-14 章)之间,这绝非巧合。

事奉与喜乐

第三,我们必须喜乐地事奉主,因为任何不喜乐的事奉都不配拿来献给主,祂应该是我们至高无上的喜乐。当施洗约翰的父亲撒迦利亚被圣灵充满并说预言时,他因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而喜乐,因为祂来到了祂的子民中间并救赎了他们。藉着圣灵,他看到神正在实现祂对大卫的应许,以及神的先知们所说的话——即从他们的敌人和恨他们的人手中拯救他们,神的怜悯降临,这与祂应许给亚伯拉罕的约息息相关。他称颂耶和华,因为这意味着神的子民将能终身在祂面前坦然无惧地用圣洁、公义侍奉祂(路 1:67-75)。他的这种想法以神为中心,他明白事奉主是一种莫大的特权。今天也如此,对这一恩典的默想应该让我们充满喜乐。保罗在狱中写信劝勉腓立比信徒:“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腓 4:4)。《诗篇》作者告诉我们:“你们当乐意侍奉耶和华,当来向他歌唱!”(100:2)

事奉与决心

第四,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事奉。在这个世界上事奉神并不容易,这就是为什么新约中经常提醒我们要事奉主。耶稣说:“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若有人服侍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侍我的人也要在那里;若有人服侍我,我父必尊重他。”(约 12:25-26)保罗说,“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倒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神,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神。”(罗 6:6-13)耶稣也说过,仆人不能高于主人,所以如果祂遭受迫害,我们也会遭受迫害(约 15:20)。在这个堕落的世界上,忠心事奉神的人会经历各种麻烦,但我们会继续努力,因为我们知道,在主里面,我们的劳苦绝不徒然(林前 15:58)。

事奉与谦卑

第五,我们的事奉必须以谦卑为特征。事奉神的故事就是神恩典的故事。我们绝不能从任何角度认为我们的事奉是得救的功德。我们得救是因为我们的先知、祭司和君王耶稣的完美事奉。我们没有自己的地位,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能使我们与神和好。我们的仆人式救主耶稣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一点。在罪与饶恕的背景下,祂告诉门徒们,当他们完成了所有吩咐他们做的事之后,他们应该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作的本是我们应分作的”(路 17:10)。只有耶稣能洗净我们,使我们洁净,就像祂以仆人的身份为门徒洗脚(约 13)所教导他们的那样。我们有时会发现在我们的骄傲中很难承认我们在基督徒旅程的每个阶段都欠恩典的债,但我们必须记住,我们不仅是耶稣基督的仆人,就像彼得、雅各、约翰和保罗一样,我们也是祂的朋友和家人(约 15:15;来 2:5-18)。

基督徒的事奉带我们回到伊甸园,甚至不仅如此。在耶稣里,我们重新发现了原本关于自己的一切,而且作为从这个世界走出来、蒙洁净之人群的一份子,我们将得到更多的洁净,我们将被羔羊的宝血洗净,从咒诅中释放出来,在神荣耀的城中,我们将事奉祂,见祂的面,并掌权,直到永永远远(启 7:15、22:3)。在那一天到来之前,爱神和羔羊,感激祂们为我们所成就的一切,要求我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这是我们属灵的敬拜(罗 12:1)。

进一步阅读

  • John Calvin, The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ed. John T. McNeill, trans. Lewis Ford Battles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60). 中译参考:《基督教要义》,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Francis A. Schaeffer, True Spirituality (Wheaton: 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1971). 中译参考:薛华 著《属灵的真义》,由橄榄基金会出版社出版。
  • J. C. Ryle, Practical Religion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77).中译参考:莱尔 著《与神同行》,由改革宗经典出版社出版。
  • Sinclair Ferguson, Christian Service: Slavery or Sonship.
  • Alistair Begg, On Serving God in our Every Day Lives.
  • Martyn Lloyd-Jones, Serving God.
  • John Piper, What Does It Mean to Serve God?

编注:

本文为“简明神学”系列专文之一,本文所表达的所有观点均为作者本人的观点,本文基于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协议免费提供给公众,允许用户以其它媒体/格式和改编/翻译其中内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链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并采用同样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译:DeepL;校:Jenny。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Serving God.

Kirk Wellum(柯克·魏伦,在多伦多浸信会神学院 [Toronto Baptist Seminary] 获得神学硕士学位)是多伦多浸信会神学院的院长兼系统神学、圣经研究和教牧研究教授。
标签
福音
喜乐
忠心
事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