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
解经概论
2024-08-19
—— Jason S. DeRouchie

定义

解经是为了发现上帝通过人类作者在圣经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及所要达成的目的而进行的个人性探索过程。通过解经和神学,一个人可以分析、综合和应用上帝无误的话语。

摘要

本研究阐述了我们必须解经的原因,综合我们在解经时应该遵循的前提条件,并提供了一个如何解经的过程。圣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根基性的作用,圣经本身也强调我们必须忠心地解释经文,才能无愧地站在主的面前。忠心地解经要求我们将经文视为上帝的话语,假定圣经中的真理是可知的,要求我们做出恰当的回应,并要求我们依靠上帝来完成这个任务。解经的过程就是亲自去发现上帝通过人类作者在圣经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及所要达成的目的。它包括了通过解经学和神学来分析、综合和应用上帝无误的话语,不仅是在狭义上确认和提取出上帝通过人类作者在具体经文中所实际表达的意思,还有在广义上将这一信息与上帝以基督为救赎高潮的总体目标联系起来,并具体应用于我们当前的处境中。从解经学到神学至少包括十二个相互关联的步骤:(1) 体裁,(2) 文学单位和文本层次,(3) 文本鉴别,(4) 翻译,(5) 句子和段落的语法,(6) 论点追踪,(7) 词语和概念研究,(8, 9) 历史和文学背景,(10, 11, 12) 圣经神学、系统神学和实践神学。


为什么我们必须解经?

摩西强调,只有当一个人带着敬畏神和跟从神的心聆听神的话语时,才有可能与神建立正确的关系(申 31:12-13,6:1-3,17:19-20;约 6:44-45)。因此,圣经“不是虚空与你们无关的事,乃是你们的生命!”(申 32:47)同样,大卫强调,上帝的话语全备、确定、正直、清洁、洁净、真实、公义、值得羡慕、甘甜,这些话语能苏醒人心,能使愚人有智慧,能快活人的心,能明亮人的眼目,激发敬畏,因此受警戒,引导人遵从,得着大赏赐(诗 19:7-11)。只有通过与上帝纯正、完美、真实、永恒的话语相遇(诗 12:6,119:96、160),人们才能

  • 在基督里重生,有圣灵的内驻(诗 119:93;罗 10:17;加 3:2;雅 1:18;彼前 1:23);
  • 有圣洁的能力(诗 119:50;约 17:17;提后 3:17;彼后 1:4);
  • 有进入荣耀的应许(申 8:3;罗 1:16;提后 3:15);
  • 得着永远的满足(诗 1:2,19:10;彼前 2:3)。

人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而活(太 4:4;参申 8:3),因此我们必须用圣经来充实我们的全人(申 6:7;书 1:7-8;诗 1:3,78:5-8)。我们必须像寻找银子一样寻找圣经的真理(箴 2:4),并以一种激发我们在颤栗中降服和敬畏的方式去寻找(赛 66:2)。

上帝不仅仅将祂的话语赐给了学者,也赐给头脑简单的人(诗 19:7,119:130),正因如此,我们甚至要用祂的教训来教导孩童(申 6:6-7;诗 78:5-8;弗 6:4)。然而,我们必须效法祭司以斯拉的模式,学习圣道,是为了忠心地遵行圣道的要求,然后忠心地教导圣道(拉 7:10)。主呼召基督徒成熟地思考,这意味着渴慕上帝清晰的话语,正确理解美善之事,然后保持对乖僻之事的无知(林前 14:20)。无知和摇摆不定的人是那些错用神话语的人,而有知识和坚定的人则能正确理解圣经(彼后 3:16)。保罗嘱咐提摩太说:“我所说的话你要思想,因为凡事主必给你聪明”。(提后 2:7)对基督徒来说,解经是必须的。基督徒必须认真思考上帝之书,并以仰望上帝光照的方式进行思考——圣灵引导人的思想,改变人的心灵,使解经者能够理解圣经的信息(林前 2:13-14)。“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 2:15)。只有当对圣经的解读得到主自己的认可时,解经者才是在无愧地对待神的话语。因此,我们必须谨慎地解经。

我们在解读圣经时应遵循哪些前提条件?

至少应该运用四个基本前提来指导我们的解经。

第一,解经要求我们将圣经视为上帝的话语。

要真正了解圣经作者的意图,唯一的办法就是(就是像圣经作者所做的那样)相信他们所读和所写下的正是神的话(赛 8:20;林前 2:13,14:37)。这就要求我们对圣经的权威保持顺服的态度。我们必须愿意让自己对真理的理解和应用符合圣经的宣告,这些都要遵从上帝启示的本意。圣经是特殊的启示——上帝以我们能够理解的方式揭示了祂自己和祂的旨意(林前 14:37;提后 3:16;彼后 1:20-21)。这些话语本身——而不仅仅是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是神的启示(太 5:17-18;林前 2:13;提后 3:16-17)。“耶和华的言语是纯净的言语(诗 12:6);祂的“律法尽都真实”(诗 119:142);祂“一切公义的典章是永远长存”(诗 119:160);祂的“一切的命令尽都公义”(诗 119:172)。耶稣说:“经上的话是不能废的。”(约 10:35)保罗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后 3:16)。事实上,正如彼得所说:“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彼后 1:21)

这些真理意味着,圣经所宣告的一切都具有权威性和准确性。为了强调圣经的宣告既可靠又准确无误,教会历来声明:(a) 在信仰(教义)和(伦理)实践方面,圣经的教导都毫无错谬(infallible)——是可靠而安全的指南;(b) 在事实方面(无论是历史、年代学、地理学或类似的问题),圣经的内容是无误的(inerrant)——完全真实可信。[1] 这两个术语具有相似性,但涉及不同的领域,并且只能借助圣经作者在圣灵的引导下在文本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才能正确地理解这两个词。也就是说,顺服圣经的权威意味着尊重圣经作者的意图和他们写作时的文学传统。我们必须接受经文从不同的角度记述了事件的某部分、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以及做出总结,而且不能要求圣经对每个主题都提供明确或详尽无遗的信息(例如,《历代志》中没有提到大卫与拔示巴犯下的罪 [撒下 11-12 章] 或所罗门拜偶像 [王上 11 章];大卫人口普查的煽动者在《撒母耳记下》 24章 1 节中是耶和华,而在《列王纪上》24 章 1 节中却是撒旦);在《历代志下》33 章 10-19 节有玛拿西从罪大恶极的生活中悔改的额外信息 [参见代下 21:10-18])。我们必须接受作者所使用的现象学语言,即作者在描述他们观察到或经历到的现象,而不一定是科学地解释它是如何发生的(如书 10:12-13;太 5:45)。我们必须接受所记录下来的某人所讲的话,而不必预先假设这些话都是真话;圣经中的一些人可能真的说了一些假话(如出 1:17-21;书 2:1-7;徒 5:1-11)。圣经是上帝的话语,因此当我们解释圣经时,我们必须相信它永远不会把我们引入歧途,并要将它作为我们生活中的最高影响力。

第二,解经的前提是圣经的真理是可知的。

对圣经正确的理解认定了圣经的教导在本质上是清晰的。简而言之,真理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彼得承认“(保罗的)信中有些难明白的”但他接着说,“那无学问、不坚固的人强解”这些话,“如强解别的经书一样,就自取沉沦”(彼后 3:16)。《诗篇》的作者们深信,上帝的话语会照亮我们的道路,使我们明白(诗 119:105、130)。保罗把他的话写得明明白白(林后 1:13),并呼吁其他人“我所说的话你要思想”,相信“凡事主必给你聪明”(提后 2:7)。

上帝话语的本质使得祂的信息在任何文化和时代都能为人所理解。在历史上,教会将此称为“圣经的透彻性”或“清晰性”教义。圣经足够清晰,但并不是其中的所有内容都同样清晰。圣经足够清晰,使得我们能够把握上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及天国的总目标在耶稣的拯救工作中达到高潮,但圣经中的其它一些内容却不那么清晰。古德恩(Wayne Grudem)指出,圣经本身证明我们可以理解它,但是 [2]:

  • 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
  • 并非不费吹灰之力;
  • 并非不需要借助常规的蒙恩渠道;
  • 若读者不愿意遵从它就不能理解它;
  • 没有圣灵的帮助也不行;
  • 并非不带着人类的误解;
  • 永远不会完全。

综上所述,我们在解经时必须坚信,上帝想让我们知道的,我们都能知道。

第三,解经要求我们做出恰当的回应。

我们作为解经者,在发现上帝所说的话之后,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们必须继续认识到,神的话“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提后 3:16)。我们不仅要领会圣经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非信徒也可能能够领会),还要明白祂所想要达成的目的(只有信徒才有可能达成,罗 8:7-8;林前 2:14)。为了正确地掌握上帝在祂书中所包含的真理,我们必须运用以斯拉所定的志向中必不可缺的心思和习惯:“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又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拉 7:10)考究意味着仔细观察、正确理解和公平地分析;遵行包括恰当地感受和智慧地应用;教训包括清晰、忠心和大胆地表达。这些是正确掌握上帝书中真理所需的心智和思维习惯。[3] 解经要求我们对经文做出恰当的回应。

第四,解经和最终的应用要求我们依靠神。

从考查到遵行的过程只有上帝才能帮助我们做到,而且祂唯独通过耶稣才帮助我们做到。在《哥林多前书》2 章14 节中,保罗写道:“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保罗在这里所说的“看透”是指“接受、肯定、赞同、喜悦、应用”。只有在基督里,上帝话语的坚硬面纱才被揭去(林后 3:14),在基督里,神的话语会靠近我们,在我们的口中和心中(罗 10:8)。圣经作者的最终目的包括一种改变了的生活,其基础是个人性地与永生上帝相遇。如果没有主的帮助,我们将无法体验到这一点。

把圣经放在显微镜下(仔细研读),总会发现自己也在显微镜下,因为圣经把我们改变得更像基督。我们解经和做神学研究是为了与上帝相遇。我们谦卑地、信靠地接近它,而不是操纵它或强解它。解经应该塑造出仆人,而不是国王。

什么是解经的过程?

解经是个人性地探索过程,以发现上帝通过人类作者在圣经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及所要达成的目的。通过解经和神学,人们可以分析、综合和应用上帝无误的话语。

英文中的解经(exegesis)一词是希腊名词 exēgēsisek “来自,出于”+ agō “带来,移动 [某物]”)的音译,意思是“记述、描述、叙述”。从狭义上讲,解经是一种解释活动,即确定和提取出上帝通过人类作者在具体经文段落中实际表达的意思。文本传达意思,但并不产生意思。在上帝的引领下,圣经的作者们特意写下了具有特定意义和目的的文字。“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彼后 1:21)。我们必须仔细阅读主通过祂的仆人在经文中赐给我们的信息。在解经过程中,我们会发掘出经文的含义,包括作者所要传达的具体含义及其隐含的意思——作者本人可能意识到了,也可能没有意识到经文的这些推论,但按照解经的原则和范式这些推论应该是合理的。

神学这个英文术语来自拉丁文 theologia,它由希腊文名词 theos(“上帝”)和 logos(“一份正式的记录、思考”)组合而成。简而言之,神学就是“对上帝的研究”。由于圣经是上帝永恒的话语,也由于圣经中的每一段经文都有更广泛的背景(历史、文学和圣经),(狭义上的)解经自然而然地促使我们进入了神学的各个学科:

  • 圣经神学研究上帝的话语如何在基督里发展、整合并达到高潮。
  • 系统神学研究圣经对某些神学主题的教导。
  • 实用神学详细阐述了基督徒对圣经真理的正确回应。

解经者在思考每一段经文的时候,都必须放在上帝整部特殊启示下。然后,他们必须通过敬拜的生活来应用这段经文。解经推动神学,整个过程的结果是与圣经中所启示的永活上帝个人性的相遇。敬拜——荣耀或赞美上帝的实践——应该成为所有圣经学习的基调。(更多内容,请参阅纳塞利 [Naselli]的”神学方法” ["Theological Method."])。

从解经到神学,从个人学习到实践,再到教导,至少有十二个步骤。虽然我们可以独立地讨论各个步骤,但解经的过程更像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不断重温各种解经的问题好朝向忠于圣经的目标。为了便于记忆,我把整个过程标记为 TOCMA,即文本(Text)、观察(Observation)、语境(Context)、意义(Meaning)和应用(Application)。这十二个步骤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前九个步骤属于解经学,后三个步骤属于神学。

文本——“这段经文的构成是什么?”

1.体裁:确定段落的文学形式、主题和功能,将其与类似体裁进行比较,并思考这对解经的影响。

2.文学单位和文本层次:确定段落的限制和基本结构。

3.文本鉴别:确定段落的原文措辞。

4.翻译:翻译文本并比较其它译本。

观察——“这段话怎样表达它的意思?”

5.句子和文本语法:评估单词、短语、句子和更大文本单元的构成及关系。

6.论点追踪:完成对文学论点的追踪,并根据段落的主要观点创建一个以信息为导向的提纲。

7.词语和概念学习:明确关键词语、短语和概念的含义。

语境——“这段话的背景是什么?”

8.历史背景:了解作者创作文本时的历史背景,找出作者提到或假设读者了解的历史细节。

9.文学背景:理解该段文字在整本书卷中所起的作用。

含义——“这段话的含义是什么?”

10.圣经神学:考虑你的这段经文如何与圣经的整体故事发展和信息相关联,并指向基督。

11.系统神学:分辨你的这段经文在神学上如何与整本圣经保持一致,评估关键教义,尤其是与福音的直接关系。

应用——“为什么这段经文重要?”

12.实践神学:将经文应用于你自己、教会和世界,强调基督的中心地位和福音中的盼望。

忠心地解经需要提出正确的问题。在解经学中,我们要问圣经作者:“你在说什么?”(语法、文本鉴别和翻译问题),以及“你为什么这样说?”(体裁、结构、论证以及历史和文学背景问题)。在神学方面,我们会问:“你是什么意思?”(圣经和系统神学问题)以及“这段经文对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实践神学问题)。愿你的解经之旅能引领你发现美好的真理,在基督的面光中与永活的上帝相遇。愿你越来越谨慎忠心地学习、实践和教导上帝的话语,以荣耀上帝,造福教会。

注释:

[1] 《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Chicago Statement on Biblical Inerrancy)指出:“无误意味着既没有误导性也不受误导,因此可以明确地保障圣经在所有问题上都是确定、安全和可靠的规则和指南这一真理。同样,‘无误’指的是没有谬误或错误,从而确保圣经的所有论断都是完全正确和可信的。我们申明,对正典圣经的解释应始终以其无误和正确为基础。”

[2] Wayne A. Grudem, “The Perspicuity of Scripture,” Themelios 34.3 (2009): 288–309.

[3] 关于这六个要素,参阅约翰·派博所著 Think: The Life of the Mind and the Love of God (Wheaton, IL: Crossway, 2010), 191–98.

进一步阅读:

一般性阅读

  • Carson, D. A. “Approaching the Bible.” Pages 1–19 in New Bible Commentary: 21st Century Edition. Edited by D. A. Carson, R. T. France, J. A. Motyer, and G. J. Wenham. 4th ed.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1994.
  • Carson, D. A. Exegetical Fallacies. 2nd ed.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1996. 中译参考台北校园出版社的《再思解经错谬》。
  • Carson, D. A. ed. The Enduring Authority of the Christian Scriptures.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16.
  • DeRouchie, Jason S. “The Profit of Employing the Biblical Languages: Scriptural and Historical Reflections.” Them 37 (2012): 32–50.
  • Dockery, David S., Kenneth A. Mathews, and Robert B. Sloan, eds. Foundations for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A Complete Library of Tools and Resources. Nashville: Broadman & Holman, 1994.
  • Duvall, J. Scott, and J. Daniel Hays. Grasping God’s Word: A Hands-On Approach to Reading, Interpreting, and Applying the Bible. 3rd 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12.
  • Goldsworthy, Graeme. Gospel-Centered Hermeneutics: Foundations and Principles of Evangelical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2007.
  • Grudem, Wayne A., C. John Collins, and Thomas R. Schreiner, eds. Understanding the Big Picture of the Bible: A Guide to Reading the Bible Well. Wheaton, IL: Crossway, 2012.
  • Guthrie, George H. Read the Bible for Life: Your Guide to Understand and Living God’s Word. Nasville: Broadman & Holman, 2011.
  • Kaiser, Walter C., Jr. Toward an Exegetical Theology: Biblical Exegesis for Preaching and Teaching.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1981.
  • Kaiser Jr., Walter C., and Moisés Silva.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Hermeneutics: The Search for Meaning. 2nd 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7.
  • Köstenberger, Andreas J., and Richard D. Patterson. Invitation to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Exploring the Hermeneutical Triad of History, Literature, and Theology. Grand Rapids: Kregel, 2011.
  • Köstenberger, Andreas J., and Richard D. Patterson. For the Love of God’s Word: An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Grand Rapids: Kregel, 2015.
  • McCartney, Dan, and Charles Clayton. Let the Reader Understand: A Guide to Interpreting and Applying the Bible. 2nd ed. Phillipsburg, NJ: Presbyterian & Reformed, 2002.
  • McKnight, Scot, ed. Introducing New Testament Interpretation. Guides to New Testament Exegesis 1. Grand Rapids: Baker Books, 1989.
  • Naselli, Andrew David. “D. A. Carson’s Theological Method.” SBET 29 (2011): 245–74. Osborne, Grant R. The Hermeneutical Spiral: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2nd ed.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2006.
  • Piper, John. Reading the Bible Supernaturally: Seeing and Savoring the Glory of God in Scripture. Wheaton, IL: Crossway, 2017.
  • Plummer, Robert L. 40 Questions about Interpreting the Bible. Grand Rapids: Kregel, 2010.
  • Poythress, Vern S. Reading the Word of God in the Presence of God: A Handbook for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Wheaton, IL: Crossway, 2016.
  • Soulen, Richard N., and R. Kendall Soulen. Handbook of Biblical Criticism. 4th ed.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2011.

“约”相关:

  • Beale, G. K. Handbook on the New Testament Use of the Old Testament: Exegesis and Interpretation.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12.
  • Chisholm Jr., Robert B. From Exegesis to Exposition: A Practical Guide to Using Biblical Hebrew.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1999.
  • DeRouchie, Jason S. How to Understand and Apply the Old Testament: Twelve Steps from Exegesis to Theology. Phillipsburg, NJ: P&R Publishing, 2017. [Some of the present essay is adapted from this book.]
  • Fee, Gordon D. New Testament Exegesis: A Handbook for Students and Pastors. 3rd ed.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2002.
  • Naselli, Andrew David. How to Understand and Apply the New Testament: Twelve Steps from Exegesis to Theology. Phillipsburg, NJ: P&R Publishing, 2017.
  • Stuart, Douglas. Old Testament Exegesis: A Handbook for Students and Pastors. 4th ed.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2009.

具体释经:

  • Bateman, Herbert W., IV. Interpreting the General Letters: An Exegetical Handbook. Handbooks for New Testament Exegesis. Grand Rapids: Kregel, 2013.
  • Burge, Gary M. Interpreting the Gospel of John. Guides to New Testament Exegesis 3. Grand Rapids: Baker Books, 1992.
  • Chisholm, Robert B., Jr. Interpreting the Historical Books: An Exegetical Handbook. Handbooks for Old Testament Exegesis. Grand Rapids: Kregel, 2006.
  • Futato, Mark D. Interpreting the Psalms: An Exegetical Handbook. Handbooks for Old Testament Exegesis. Grand Rapids: Kregel, 2007.
  • Harvey, John D. Interpreting the Pauline Letters: An Exegetical Handbook. Handbooks for New Testament Exegesis. Grand Rapids: Kregel, 2012.
  • Liefeld, Walter L. Interpreting the Book of Acts. Guides to New Testament Exegesis 4. Grand Rapids: Baker Books, 1995.
  • McKnight, Scot. Interpreting the Synoptic Gospels. Guides to New Testament Exegesis 2. Grand Rapids, Mich: Baker Book House, 1988.
  • Michaels, J. Ramsey. Interpreting the Book of Revelation. Guides to New Testament Exegesis 7. Grand Rapids: Baker Books, 1992.
  • Schreiner, Thomas R. Interpreting the Pauline Epistles. 2nd ed.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11.
  • Smith, Gary V. Interpreting the Prophetic Books: An Exegetical Handbook. Handbooks for Old Testament Exegesis. Grand Rapids: Kregel, 2014.
  • Taylor, Richard A. Interpreting Apocalyptic Literature: An Exegetical Handbook. Handbooks for Old Testament Exegesis. Grand Rapids: Kregel, 2016.
  • Trotter, Andrew H., Jr. Interpreting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Guides to New Testament Exegesis 6. Grand Rapids: Baker Books, 1997.
  • Vogt, Peter T. Interpreting the Pentateuch: An Exegetical Handbook. Handbooks for Old Testament Exegesis. Grand Rapids: Kregel, 2009.

编注:本文为“简明神学”系列专文之一,本文所表达的所有观点均为作者本人的观点,本文基于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协议免费提供给公众,允许用户以其它媒体/格式和改编/翻译其中内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链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并采用同样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译:DeepL;校:Jenny。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Interpreting Scripture: A General Introduction.

Jason S. DeRouchie(杰森·德鲁奇,在美南浸信会神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是密苏里州堪萨斯城(Kansas City,)中西浸信会神学院(Midwest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的旧约和圣经神学研究教授。他是What the Old Testament Authors Really Cared About: A Survey of Jesus’ Bible (Grand Rapids: Kregel, 2013) 的特约编辑,以及How to Understand and Apply the Old Testament: Twelve Steps from Exegesis to Theology (P&R, 2017) 一书的作者。他的资料网站是jasonderouchie.com。
标签
圣经
解经
权威
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