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Gabe Lyons 和David Kinnaman的调查研究,84%的美国人相信“享受自我是人生的最高目标”。
人如何能享受自我,找到满足?86%的美国人说,你需要“追求你最想要得到的”。
91%的美国人认同这句话:“要在你里面找到自我。”
总结来说,大部分美国人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享受,这享受来自于在你自己里面找到真我,同时追求任何能给你带来幸福的事情。难怪Gretchen Rubin的《幸福计划》和欧斯汀的《活出美好》这类畅销书摆满了我们的书架。
许多教会看到有机会满足人这种感受到的需要,因此把基督教信仰包装成找到自我和找到幸福的方式。在这种氛围下,基督教信仰(或任何其他宗教信仰)都可以成为追求个人幸福的渠道。
但是这些把信仰重新包装,变成发现自我工具的基督徒,是否错过了一个机会,未能为生活在这焦虑年代的人提供一种解决之道?
在最近一期《纽约》杂志上,“有事问波利”专栏的作家Heather Havrilesky训斥读者,认为读者给千禧世代的人贴错了标签,把他们说成是“被宠坏”,“觉得理当样样都有”和“过分自信”。她接触到的千禧世代的人“在每一方面都有罪疚感,觉得不足”。他们“无休止地把自己与其他人相比,一天又一天被社交媒体从里到外翻转个够”。
他们的见证令人心碎。一位作家承认:“我常常觉得自己在(同事)眼中太过中道和普通。”
另一个人问:“什么时候他才会认识到我是一个充满焦虑的人,每一件事都过虑,很多时候恨自己?”
另一个人写道:“我认为我突出的情感是负罪感。我快乐的时候,只需片刻就会感到罪疚——我觉得非常不配得我的快乐,为着从宇宙完全混乱碰巧得到的快乐感到罪疚。”
罪疚;觉得不配;焦虑;达不到社会标准。
哲学家和神学家James K. A. Smith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年代,许多人感到自己陷入了“错综复杂的焦虑网”。他把今天的青少年与前几代的青少年作了比较:
“家曾经是一个让你放下戒心的空间,可以摆脱同辈永无休止的注目。你几乎可以忘记自己,至少可以忘记你是多么笨手笨脚,长满粉刺和古古怪怪,摆脱青少年时代特有的竞争。家现在不再是这样。家的空间已经被社交媒体的入侵穿透,以至于自我展现和自我意识的竞争世界总是与我们影形不离……”
一个世俗的世代可能不会讲许多关于罪和审判的事,但罪疚和焦虑潜伏在每一个人心里,原因不仅仅在于社交媒体,虽然我们的网上互动会把问题放大。不配的感觉纠缠着我们不放。
我们该怎么办?世人要不惜代价追求幸福,成为“你”尽可能最好的版本。往里看寻找拯救,然后往外看寻求认可。
Havrilesky写道,问题是“你在网上精心打造的自我版本也会让你感到虽多多打磨却仍无望,并不是真的。你多少感觉到唯有你自己才是不真实的那一个人。”表现出你的真我,你就会被人羞辱一番。
另一个问题是,这种追求幸福,寻找真我,真情面对你决定要成为的任何一种真我,这其实是相当累。
“只是打发日子,尽力而为,只是可以的时候才去见朋友,尽量享受自己,按照今天文化的主导评价,这是等同失败。你必须活出你最好的人生,作你自己好的版本,否则你就一事无成,什么人也不是。”
“活出美好”,这本应助你实现梦想,鼓舞人心的口号,但是按Havrilesky与千禧世代的交往得出的结论,“活出美好,成为你自己最佳的版本”,这不过是要达到的另一个标准,另一个衡量成败的指标。
“如果存在着一种全球文化的大杂烩宗教……那么就是这种信念,相信自我,这绝对会让你心想事成。一切都取决于你的信心,取决于在另一个迷人、紧追潮流的赢家出现在你的朋友圈,你将脑海里对自己的怀疑按压下去的能力。”
如果你不快乐,该责怪的是你自己。
该怎么办?千禧世代的人应当摆脱他们的罪疚感和羞耻感,按原本的样子接纳自己:“享受你现在真实的样子,享受你所有的,此时此地。”
圣经的信息截然不同。
问题不在于你有罪疚感,而是你确实有罪。
问题不在于你感觉不配得幸福,而是你不配得造我们的上帝任何美好的恩赐。
圣经并没有将罪疚感,焦虑和不配当作不存在。圣经更深入查究这些问题。我们觉得受同辈审判,这是一个记号,让我们看到我们配受上帝审判这现实。
让人感恩的是,福音有令人振奋的话要对疲倦、被罪疚感压得喘不过气的人说。我们不是往我们自己里面看,寻找拯救,而是仰望上帝,以祂作救主。
奥古斯丁曾经写道:“我们的心不得安息,直到在祢里面找到自己。”福音使我们得自由脱离审判,脱离上帝和其他人对我们的审判。在基督十字架上的死里面,我们的罪责和罪得赦免。我们被接纳进入祂的家,这不是靠我们自己任何功劳,而是祂慷慨显明恩典,这恩典奇妙,完全是因为我们不配领受这恩典。
基督教有令人振奋的信息,要对这追求幸福、精疲力竭的一代人说:拯救并不在于鼓起你的意志力,在这世界上留下你的印记,而是在于承认你要依靠上帝,接受祂在耶稣基督里在这世上留下的印记。
让我们不要丢掉这信息,反而给人“找到真我”这陈腐、累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