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
正确认识焦虑
2025-04-07
—— Seth Troutt

焦虑其实是有其存在意义的。

这个夏天,我无数次地救起差点溺水的两岁女儿。她以为自己会游泳,但实际上并不会。对危险无知无觉,不是什么优点,反而是隐患。每次全家去游泳,她都会毫不犹豫地跳进水里,在水里乱拍乱打,直到我及时把她从水里捞起来。然而,每次从水里出来,她都会咧着嘴开心地笑。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她之所以能够无忧无虑,恰恰是因为我在替她担心受怕。

如今,“焦虑”这个词往往带着负面色彩。在古希腊语中,merimna可以被翻译为“焦虑”“担忧”“挂虑”或“过度关注”。它描述的是出于关怀而产生的警觉,可以是负面的、正面的,也可以是中性的。

我有一个朋友是持证心理治疗师,经常有来访者说自己“焦虑”。他说,第一步就是要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评估自己的状况:分辨这种焦虑是正常的还是失调的。正是因为有失调的焦虑(比如广泛性焦虑障碍或惊恐障碍),才说明确实有正常的焦虑。

从临床角度来说,焦虑失调让人很难熬,通常需要牧师、精神科医生和朋友们共同努力,帮助患者承担这个重担(加 6:2)。本文并不是要讨论心理疾病或其治疗方法,而是想探讨对于跟随耶稣的基督徒来说,什么样的焦虑才是正常且恰当的。

为神的缘故而挂虑

使徒保罗在书信中九次使用了“挂虑”(merimna)这个词及其相关词,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都带有明显的积极含义。例如,在《哥林多前书》7:32-34 中保罗是这样说的:

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娶了妻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妻子喜悦。妇人和处女也有分别。没有出嫁的,是为主的事挂虑,要身体、灵魂都圣洁;已经出嫁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丈夫喜悦。

这里的“挂虑”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在这段经文中,挂虑表现为夫妻之间的相互牵挂,这种牵挂促使双方努力让对方开心。同时,对“主的事”的挂虑则是关乎追求身心的圣洁。所以,当保罗说“无所挂虑”时,他其实是在说明:不同的牵挂会影响一个人专注于某件事。未婚的人可以一心扑在事奉上,而已婚的人则需要分心——这种分心是正常且必要的,因为关心如何让配偶开心本就是应该的。

在《腓立比书》中,保罗用了两次这个词。第一次是在称赞提摩太是位好牧者时说:“因为我没有别人与我同心,实在挂念你们的事”(腓 2:20)。这种用法和《哥林多前书》12:25 很像,那里保罗劝勉教会要合一,“肢体彼此相顾”。在这里,挂虑就是关心和牵挂的意思。第二次则出现在那句广为人知的经文中:“应当一无挂虑”(腓 4:6)。

那么,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用法如何理解呢?难道保罗是要我们对什么都不关心吗?要像佛教徒那样在追求涅槃的过程中断绝一切欲望吗?不是的。保罗真正要表达的是:“不要被忧虑所困扰或压垮,而要存感恩的心,通过祷告把这些交托给主。”

《腓立比书》4:6 中对挂虑的理解,类似于耶稣在《路加福音》12:25 中的教导:“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既然只有神能掌管人的寿命,为寿命忧虑就是在白白耗费心力。我们应该让这种忧虑驱使我们祷告,紧紧倚靠赐生命的主。

牧者对地方教会的忧虑

担心忧虑的人是要付出代价的。保罗是这样描述他的重担:“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林后 11:28)。那么,难道保罗不相信主会看顾教会吗?难道他不相信“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教会(太 16:18)这个应许吗?难道他不明白全能的主从不打瞌睡吗?

事实上,保罗清醒地认识到地方教会是何等脆弱。我们看到,每天都有教会关闭;长老团队分崩离析;纷争在当地的信徒群体中肆虐;牧师们的信仰触礁,不断背离那原本交付给圣徒的纯正福音。虽然神的国坚不可摧,但地方教会却十分容易动摇。保罗所担忧的,不是整体的教会,而是每一个具体的地方教会。

大约十年前,我有一位如同导师般的朋友因不合格而离开了事奉岗位。这件事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挥之不去。几个月后,当他显出悔改的态度时,我约他出来吃午饭,坦白地说:“我很担心自己也会重蹈你的覆辙。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偏的呢?”他笑着说:“哇,这问题可真尖锐,我都没准备好该怎么回答呢。”然后他说道:“我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再认为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你现在会担心自己可能重蹈覆辙,这其实是个很好的信号。所以,或许保持这种警惕之心反而是件好事?”

这番话与保罗的教导完全吻合:“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要在这些事上恒心”(提前 4:16)。如果我们不再相信自己可能在道德或教义上偏离正道,就会放松警惕,停止谨慎自守。

无忧无虑的领袖并非总是好事

追求一颗安定平和的心,通过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确实很有价值。当我们在基督里明白自己是谁,就不会过分在意他人的认可。这样,我们就能凭着信念生活和带领团队,也能避免事必躬亲的“救世主情结“。然而,牧者们常常会被一种轻微的自恋所诱惑——他们可能会用“自我区分”的说法,来掩饰自己的冷漠和缺乏爱心。因为一颗麻木不仁的心,往往会以“泰然自若”的面貌示人。

也许我们不焦虑是因为信靠主,但也可能仅仅是因为我们漠不关心;也许我们不焦虑是因为阅历丰富、经得起考验,但也可能是因为我们骄傲自负;也许我们不焦虑是源于相信主必看顾祂的教会,但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对组织的脆弱性过于天真。

与其回避或压抑我们的忧虑,倒不如积极追求一种充满爱和委身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自然会带来适度的忧虑。这样,我们就会意识到自己需要主的帮助,并且可能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倚靠祂。就像一个在游泳池里的小孩子那样对危险毫无知觉,这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反而是个严重的隐患。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Rightly Ordered . . . Anxiety?

Seth Troutt(塞思·特劳特)道硕,毕业于圣约神学院 ,是亚利桑那州艾森伍德教会(Ironwood Church)的牧师。
标签
焦虑
心理
挂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