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克·西格尔(Rick Segal)是伯利恒大学与神学院(Bethlehem College & Seminary)校务发展副院长和商业与职业杰出讲师,此前他曾担任了30年的企业家和全球广告主管。他负责伯利恒神学院的捐赠者关系与机构沟通,另外他也从事教学与写作。他和他的妻子阿德里安(Adrien)育有四个儿子,都已经成年。
我手中这本显克维奇(Henryk Sienkiewicz)于1993年出版的《你往何处去》(Quo Vadis)封面宣传语说,该书是“全球最畅销的小说”。
出版商没有说明这一数据从何而来,稍作搜索我就发现这一说法颇为可疑。不过,客观事实是这一关于第一世纪基督教(更精确地说是基督教发展的头十年)的罗马历史小说,自1895年以来就一直在持续出版,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成为四部美国电影和三部欧洲电影的灵感来源,并为其作者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你往何处去》的书名来自拉丁文“Quo vadis Domine”,即“主啊,你往何处去?”,暗指伪经《彼得行传》(Acts of Peter)所描述的一个事件,这位圣徒在逃离罗马时遇到了正走向这座城市的基督。
“主啊,你往何处去?”彼得问道。
“我要回去,再一次被钉在十字架上。”
彼得将此作为他回到罗马接受殉道的暗示。
小说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罗马,一个彼得和保罗在世最后日子里的罗马。福音在一个生活在尼禄的神庙和方尖碑阴影下的基督徒小群当中落脚。这是一个关于人类文化冲突的故事,在宏大历史叙事的大背景下,在一个年轻的女基督徒利吉亚和罗马贵族维尼修斯的爱情故事中上演。
下面这封信暴露了这种文化冲突,这是小说虚构的人物维尼修斯(Vinicius)写给历史人物佩特罗尼乌斯(尼禄的朝臣)的一封信:
佩特罗尼乌斯啊,你没有意识到我们的信仰在不幸中能带来多大的安慰和慰藉,在死亡面前能激发多大的耐心和勇气。所以,请你自己来看看,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它能带来多少幸福。到目前为止,人们还不知道有一个他们可以爱的上帝,因此他们没有彼此相爱。由此产生了不幸,因为正如光来自于太阳,幸福也来自于爱。语言、哲学没有教导这一真理,希腊和罗马都不存在这样的真理——当我说罗马时,我是指整个世界。
该书对基督徒受逼迫的生动描述无疑来自福克斯的《殉道史》。这就是为什么目前网上的一些读者评论认为这本书太令人不安,无法读完。然而,这也是阅读《你往何处去》的原因。基督信仰历史上一直不缺乏殉道者的鲜血,一直到现在也是如此。耶稣亲自保证,凡跟从祂的就要受逼迫,而《你往何处去》讲述了那些在逼迫面前至死忠心的信徒故事。
我想分享这段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剧透:
通往刑场的道路是漫长的。……保罗感觉到心中的平安,他高兴地想,通过他的一生,他给世界带来了平安的音符,如果没有这些音符,整个地球就会充斥着铜钱的声音或叮当的钹声。……在内心深处,他默念自己一封信中的话语:“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
译:DeepL;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Rick Segal: A Novel Every Christian Should Consider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