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福音联盟有时会发表对艺术或媒体作品的批判性评论,这不应被理解为对该作品的推荐。福音联盟经常讨论电影、电视和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主要是因为它们在帮助我们理解所要接触的文化。在你决定观看任何我们评论的作品之前,建议阅读《“我可以看这部电影吗?”:基督徒观影指南》。
今年早些时候,我预览了备受期待的 Apple TV+ 连续剧《空战群英》(Masters of the Air)的全部九集,该剧将于 1 月 26 日首播两集,随后每周五播出一集,直至 3 月 15 日。该剧根据唐纳德·L. 米勒(Donald L. Miller)的著作《空战群英:美国轰炸机男孩对抗纳粹德国的空战》(Masters of the Air: America's Bomber Boys Who Fought the Air War Against Nazi Germany)改编而来,并由《兄弟连》的编剧约翰·奥洛夫(John Orloff)改编成电视剧。
有人认为电视和电影之间的界限已经消失殆尽了,那么《空战群英》这部作品质疑了这一结论。这部由汤姆·汉克斯和斯皮尔伯格制作的二战题材迷你剧在各种意义上都堪称史诗——人们更希望能在 IMAX 屏幕上(就好像诺兰的《奥本海默》一样)而不是智能手机上看到这种电影奇迹。
该剧的空战场面引人入胜,逼真程度不亚于我在银幕上看到的任何其他场面。如果说最近的电影如《壮志凌云2:独行侠》和《忠诚》(Devotion)为空战电影的摄影水平设定了很高的标准,那么《空战群英》则超越了这一标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空战群英》是有史以来制作成本最高的电视剧。苹果公司的 2.5 亿美元投资在观众身临其境的效果上得到了回报。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 D Day 诺曼底海滩的血腥。《兄弟连》和《太平洋》则从陆军 E 连和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的视角,让我们直面二战的残酷现实。现在,《空战群英》将我们带入驾驶舱,在 25,000 英尺的高空进行激烈的战斗。
这不仅仅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壮举和为制造观感而投资的动作场面。这是一部有价值的历史编年史,也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人物剧——它对牺牲的勇气、友情、爱国责任和盟军合作阻止纳粹邪恶前进并为人类自由付出高昂代价的朴素赞颂,令人耳目一新。
该剧主要以 1942 年至 1945 年间英国东安格利亚(East Anglia)的空军基地为背景。在这里,前前后后超过 35 万名美国第八航空队官兵与英国皇家空军的同僚一起,在空中与德军作战。《空战群英》主要聚焦美国第 100 轰炸大队,该大队在与德国空军的缠斗中伤亡惨重,因此被称为“血腥的 100 大队”。
在 100 轰炸大队中,该剧特别关注了几个人:好朋友兼中队指挥官约翰·“巴奇”·伊根(卡伦·特纳 [Callum Turner] 饰)和盖尔·“巴克”·克莱文(奥斯汀·巴特勒 [Austin Butler] 饰),以及 B-17 领航员哈里·克罗斯比(安东尼·博伊尔 [Anthony Boyle] 饰)和一位想要在德国人身上复仇的美国籍犹太人飞行员罗伯特·“罗西”·罗森塔尔(内特·曼恩 [Nate Mann] 饰)。
这些人物角色和其他一些人物在剧中都很突出,但总体上强调的是集体的努力。我们在剧中不仅见到了戴着飞行员眼镜、穿着轰炸机夹克“魅力十足”的飞行员,还见到了从未驾驶过飞机的 19 岁地勤人员、与美国飞行员交朋友的普通英国公民、帮助被击落飞行员逃脱追捕的法国抵抗运动成员,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所有人——来自盟国各个地区、各个社会阶层和各种背景的男男女女。美国黑人“塔斯克基飞行员”(Tuskegee Airmen)也在该剧的最后几集中露面,在种族隔离持续存在的时代,这些剧情都凸显了战争面前的共同团结努力。
在这个自恋狂和“都来看我”的表演盛行时代,《空战群英》展现了英雄的魅力,他们不为自己唱赞歌、不为自己吹喇叭,只是在阻止邪恶政权的大目标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除了几位获得奥斯卡提名的演员(奥斯汀·巴特勒和巴里·基欧汉,后者的美国口音很特别),该系列中没有“明星”可言。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更多的是看到一群人为更伟大的事业而战,而不是为这个或那个角色而战。
与其他优秀的战争叙事一样,《空战群英》歌颂了那些为拯救生命和维护自由而付出全部代价的英雄主义。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他们无法想象自己会在什么情况下自愿为国家和战争献出生命,这个故事提供了一幅强有力的画面:为了比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更重要的东西而生活(和献身)。
该系列很好地捕捉到了轰炸机机组人员(在白天)飞入敌方领土向战略目标投掷精确炸弹的高风险性。每集往往集中于一次任务,而在每次任务中,并非每个角色都能活着回来。勇敢的飞行员、领航员和投弹手一次又一次地爬上飞机(大多数机组需要总共飞二十五次轰炸任务才能获得休息),他们知道自己生还的几率并不大。但他们还是走进了机舱,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角色对整个战略至关重要。
在战争最后几个月盟军发动地面入侵之前,英美轰炸行动是盟军唯一在德国境内作战的军事行动。尽管付出了惨重的生命代价(第八航空队约有 26,000 人丧生),但在欧洲上空取得制空权对于成功进行地面入侵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八航空队中还有许多其他人(至少 28,000 人)成为德国战俘营中的一员,在寒冷的天气、饥饿和肮脏的环境中度过了数月(在某些情况下是数年)。我没想到《空战群英》会在战俘经历上花这么多时间,但我很高兴它这样做了。这是许多战争老兵故事中令人心酸的一部分,但却很少被搬上银幕。
基督徒观众可能会对《空战群英》的某些方面感到失望。在整个剧集中,"F" 炸弹(脏话——译注)就像燃烧弹一样常见,这也许是出于现实描写的考虑,但(在我看来)仍然有点过分。有几集的主人公发生了婚前或婚外性行为,其中还有一个简短的局部裸露镜头(没有必要,也很遗憾)。战争暴力场面生动而频繁,但与同类型电影和节目(见《兄弟连》)大致相当。
除了偶尔有牧师主持战前祷告或个别飞行员在考虑可能是生命最后几分钟时进行祈祷外,宗教在剧中很少出现。在该剧的其他部分,人物会从战争的巨大苦难中思考上帝的缺席。在一个以刚刚解放的集中营为背景的令人难忘的场景中,一位年迈的大屠杀幸存者告诉罗森塔尔:“如果真有上帝存在,他也已经把我遗忘了。”
不过,即使信仰在剧中不是最重要的,道德也往往很重要。
一个角色在剧终时说:“人要活着,就必须做出选择。”在整部剧中,士兵们经常被迫迅速做出决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生死攸关的后果。他们经常面临的道德难题是天然本性(保护自己)和精神意志(生存之外的更高目标)之间的矛盾。在地面上面对这种窘境已经够难了,当飞机在空中失控时,面对的又是另一种窘境。但是,该系列中一些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发生在这些关键时刻及其后果之后。
在战争中幸存下来反而会让人付出道德代价。一位主角观察到,由于周围不断发生的杀戮和创伤,他的灵魂变得黑暗。在与朋友的谈话中,他引用了尼采的话:“与怪物战斗的人要小心,以免自己也变成怪物。”这位朋友回答说,他同意与纳粹怪物战斗“让(他们)做了一些艰难的事情”。但他补充说:“我们不得不这样做。别无他法。”
这些更多的反思时刻是罕见的,但值得赞赏。我希望奥洛夫作为编剧能为这样的时刻留出更多的空间。在最后的一段配音中,克罗斯比(故事的叙述者)这样总结二战:“有时,世界必须面对自己——用‘我们是谁’来回答‘我们是什么’。”
“是什么”在《空战群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幅可怕的画面。更模糊的是,“是谁”最终慷慨地制止了疯狂。是同盟国的合作决心和道德共识吗?是几位主要领导人和英雄的勇气、正直和战术能力?是什么决定了二战胜利者的“是谁”与失败者的“是谁”?
《空战群英》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引发观众思考: 1945 年的我们能团结起来反对一个明确指出的恶魔,但现在,无论我们曾经是谁,我们还能再次成为那样的人吗?
译:DeepL;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Masters of the Air' Soars to New Heights of WWII Storytel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