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会来说,将爱实践出来,特别是在肢体之间,绝对至关重要。若要我们的邻舍信靠耶稣,这或许是他们最有力的动机。
薛华(Francis Schaeffer)强调基督徒之间的爱为“最后的护教”,他的想法深深地影响了我和许多人。他在《基督徒的记号》(The Mark of the Christian)里写道:
基督说,如果没有真正的基督徒之间的彼此相爱,即使我们能提供许多合理的答案,这个世界也不会理睬我们。的确,让我们穷尽一生,认真地学会说诚实话。多年来,正统福音派教会在这方面一直做得很差。花时间学习如何回答身边人的问题是明智之举。但是,当我们使劲全身解数向这个迷失的世界宣告福音之后,我们必须不能忘记,耶稣告诉门徒的最后教导就是真基督徒之间要有看得到的爱。
我们要回答那些从理性角度反对基督教信仰的问题。但是,我们世界传福音的方式是通过宣告,护教以及活出福音的真理,让这个不信的世界不能不看到基督徒的作为。世人就会清楚地知道,这里面肯定有着一种非常理可以解释的力量在做工。这就是基督徒的爱。
这个不信的世界对礼尚往来、互惠互利那一套很熟悉。对基督徒而言,爱应该是让人惊讶的舍己。然而,超越平常人类界限的基督徒之爱则更加让人瞠目结舌,
教会彼此相爱的本质不应该仅仅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世人看到认信基督徒之间的爱远远超过了社会文化的亲和力,这是一种超自然的爱。
耶稣在《马太福音》5 章说到,祂的跟随者要比外邦人做得更多(46-48 节)。当我们超过外邦人的标准,我们就向世人展示了福音的超自然之美。
在耶稣的大祭司祷告中,祂将其追随者的合一与向世人见证祂是天父差来的联系在一起(约 17:23)。福音呼召我们要舍己,而超自然的爱就是福音改变人心的大能之明证。
藉着圣灵的力量,基督徒服事他人,谦卑舍己,这就是彼此相爱的表现。
耶稣在遭受背叛的那晚,告诉门徒,当他们彼此相爱,世人就认出他们是祂的门徒了(约 13:35)。祂降卑自己,像仆人一样为他们洗脚。祂嘱咐门徒们,要像祂爱他们一样彼此相爱。
美国的两极分化(出现在我所生活的地方,也是我最熟悉的环境中)很不幸地在教会中也有反映。教义、种族问题、政治分歧撕裂了教会,舍己之爱在当下就尤其重要。如果我们通过原谅那些冤枉我们的人来展示基督之爱,那会怎样?如果我们对彼此犯罪之后寻求宽恕原谅,那又会怎样?
圣经教导我们在教会中要把彼此相爱放在首位:“有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 6:10)但是,教会很容易就只顾教会内部的需要,而忽视了向世界行善。
优先爱教会的肢体,不意味着降低爱非信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应该爱人如己,无论他们是否已经重生。然而,当我们一心想着哪种宣教方法效率最高,我们往往会将爱非信徒的重要性拔到很高,而不太关注如何让基督徒的团契生活展示出福音的吸引力和可信度。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使徒书信中对传福音的劝勉比我想象的要少。信中更多的是关于正确的教义,以及基督徒在教会、家庭和社会中应该如何行事为人。我的结论是,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和彼此间的关系是向世界传福音不可或缺的。言行一致才能充分发挥传福音的果效。
教会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为非基督徒创造机会,让他们看到我所描述的那种基督徒的爱。主日上午的聚会由于主要是针对信徒的,所以在这方面提供的机会很少。
我们需要发挥想象力,想一想基督徒们应该怎样行事为人,才能让非基督徒有机会看到基督徒之爱在行动。这可能需要采取反文化的方式来展示福音在基督徒群体中的样子。
例如,弗朗西斯·薛华和伊迪丝·薛华(Edith Schaeffer)护教工作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他们把自己在瑞士的名为“庇护所”(L'Abri)的家作为招待他人的场所。他们坚持认为,信徒的团契生活是证明上帝存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榜样,想象新的方式来展示福音的美善。
同时,我们必须确保基督徒之爱的实践符合上帝的意思。我们必须抵制诱惑,不让我们对爱的理解更多地受到主流文化叙事而非圣经的影响。我们必须从圣经出发来理解爱神和爱邻舍的意思。真正基督徒之爱的实践不能与丰富的基督教神学割裂开来。
通过向其他信徒展示忠心、超自然和舍己的爱,我们可以向那些尚未相信的人解释,蒙上帝救赎意味着什么。这样的爱是对因信基督而得救的盼望最好的护教。
译:变奏曲;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Love Is the Greatest Apologe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