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解析非洲“属神之人”现象
2025-03-15
—— Lawrence Musunte

在探讨“属神之人”这一现象时,也许我们应该先问:谁是“属神之人”(Man of God)?从表面上看,“属神之人”一词描述的是一个被认为是为神全部摆上的人,也可以指一个生活方式看上去是效法基督的人。这个词也是一个头衔。如果你在非洲很多地方是一名福音传道人,这个充满敬意的称号就会随之而来。本质上,任何拥有属灵权柄的人都可能被称为“属神之人”。

因此,我们首先要承认,并非所有被称为“属神之人”的人所传讲的福音都是假的。问题不在于语义本身。相反,我们必须更加关注围绕“属神之人”发展起来的教导,或者说我所称的“教父主义”(Paparism)邪教。从定义上来说,“教父主义”是一种宗教式的邪教运动,其根源在西非;其最终目的是在情感上、经济上和性方面剥削那些容易轻信的跟随者。它让人们的心从上帝这个天父身上转移,转而完全依附于“属神之人“。恐惧、内疚、操控和羞辱都是他们用来钳制信徒的手段。面对这些“属神之人”,或称“教父”(Papas),没有人敢有丝毫违抗。

但是,为什么人们还会不断回去?为什么他们的事工看似如此成功?接下来我将给出七个答案,阐述这些“教父”用来控制那些迫切寻求帮助者的七个核心教义。

他们的教义

第一、“属神之人”作为属灵父亲

在这种体系中,跟随者们视他们的属灵父亲为“保护伞”,而这些跟随者通常被称为“属灵儿女”。按照这种教义,离开“属神之人”就等同于离开教会。一旦离开属灵父亲,你就失去了属灵的“保护伞”,因此会遭受疾病、邪灵侵扰以及其他各种不幸,比如婚姻问题或经济困境。而且,离开这个“保护伞”本身就被认定是一种叛逆的表现。

这些“属神之人”常常借用圣经中“要孝敬父母”的教导来宣扬他们的理念。他们在讲台上经常会说:“如果我是你们的父亲,那么我应得的尊重在哪里?”有趣的是,这句话原本是上帝质问以色列人的话(玛 1:6)。然而在许多教会里,这种尊重已经成了这些“教父”们理所应当的特权。在非洲的文化语境下,对尊重和孝敬的呼吁特别容易得到响应。这种要求往往会进一步延伸到经济层面,跟随者们被要求在经济上支持“属神之人”,以至于忽视了对自己家人的责任。某种程度上,“属神之人”不仅取代了信徒亲生父亲的重要地位,他还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

这些人用类似邪教的方式向跟随者们灌输一种观念:属灵父亲与属灵儿女之间的关系比与亲生父母的关系更加重要。虽然“属神之人”不会明确地说出来,但他们实际上在跟随者的生活中逐渐取代了上帝的位置,因为他们的讲道内容往往更多地是关于自己,而不是关于耶稣。

第二、打破“世代咒诅”与“邪恶祭坛”

“属神之人”充分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宣称你祖先留下的“邪恶祭坛”正在影响着你的生活。他们把你生活中的一切不顺都归咎于这些所谓的“邪恶祭坛”,并声称你必须与这些代代相传的“诅咒”对抗。既然祭坛需要祭品,“属神之人”就要求信徒奉献金钱。在属神之人的蛊惑下,信徒们倾其所有地奉献,甚至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然而说到底,这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敛财骗局。

第三、专属祭司制度

“教父主义”实际上是一种邪恶危险的教义,它否定了信徒皆祭司的真理。我们珍视“君尊的祭司”这一理念(彼前 2:9)。但在他们的基督教实践中,许多人却紧紧抓住“一人为祭司”的观念。事实上,在我们与上帝之间只有一位中保(提前 2:5),而这位中保绝不是所谓的“属神之人”。

第四、标新立异的"新启示"

当人们开始质疑基督的完备性时,就会到处寻找各种仪式和圣经之外的“启示”来填补这种不足。然而就像腓力所说:“主啊,将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约 14:8)这些所谓的“新启示”,或者他们称之为“新话语”的东西,实际上是在否定上帝和祂话语的完备性。不足为奇的是,每当“属神之人”找不到圣经经文来支撑他们的谎言时,“新启示”就会适时出现。

第五、“汲取恩膏”

“汲取恩膏”的教义与中世纪出售赎罪券的做法如出一辙。在这种教义下,上帝的恩典成了拍卖品,价高者得。他们声称要想得到上帝的祝福,就必须“种下种子”。换句话说,你必须用金钱来换取祝福,而“属神之人”则乐意充当这笔交易的中间人。

在非洲,“种下种子”这种做法已经泛滥成灾,因为非洲的传统文化中本就存在着通过献祭来安抚祖先巫医的观念。所谓的“种子”,通常就是奉献金钱给“属神之人”。正如他们经常说的那样:“你不看重恩膏,它就不会在你身上发挥作用。”

第六、制造恐惧与内疚

“属神之人”通过散布某些言论,让那些轻信的跟随者沦为受害者。他们利用恐惧、内疚和迷信来恐吓信徒。比如他们会说:“你若不小心冒犯了我,就会因受到惩罚而死。”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错误教导了,而是赤裸裸的精神控制术。这种恐吓让信徒们非常害怕离开“属神之人”。这些操控性的教导就是要击垮上帝的子民,使他们变成任人宰割的猎物。一旦这些信徒被彻底驯服,“属神之人”就会在情感上、性方面或经济上肆意剥削他们。

第七、养成属灵上瘾症

“属神之人”经常召集跟随者参加通宵聚会、火热祷告等活动。但这些聚会并非出于让信徒真诚敬拜上帝的愿望,反而变成了一场场没完没了的马拉松式集会。他们利用人们对属灵体验的依赖心理,强迫信徒们经历数小时的喧嚣与折磨,直至精疲力竭。最终,这种疲惫不仅没有带来什么属灵的提升,反而让信徒们放松了戒备。这时候,他们就会毫无抵抗地接受“属神之人”提出的任何要求或灌输的任何教导。

危险的属灵依赖

在前文中,我已经提到了许多原因,但在总结时,我想把这一切归结为一个核心问题:属灵依赖。跟随者相信,离开了“属神之人”就无法在属灵上有任何成长;他们认定上帝的眷顾必须通过“教父”来实现,自己的安全也完全依赖于“教父”的庇护。信徒即便看到“属神之人”身上存在诸多丑闻、罪恶、剥削和过份的行为,仍然执着地要与他们建立联系——因为他们幻想这样做能得到庇护,至少能让自己感到更安全。“属神之人”通过不断煽动恐惧、激起迷信和制造内疚来操控人心。最终的结果是,跟随者们几乎难以挣脱这种精神控制。

要从福音的角度应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首先深入理解他们所传播的教义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对抗这些错误的教导、被扭曲的真理和各种操控手段。因此,我们的应对策略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我们要以极大的耐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传讲上帝话语中的真理;第二,我们必须勇于揭露错误的教导,在必要时也要揭露那些假教师的真面目。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非洲福音联盟英文网站:Interrogating the Man of God Phenomenon in Africa

Lawrence Musunte(劳伦斯·穆森特)出生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卢本巴希(Lubumbashi),在赞比亚铜带省的奇利拉邦布韦(Chililabombwe)长大。作为传道人、护教家,他特别关注受性别暴力和抑郁症影响的人群,尤其是那些因童年创伤、虐待或教会过度管控而导致这些问题的人。劳伦斯在南非开普敦的乔治·怀特腓学院(George Whitefield College)获得神学学士学位。他与妻子艾琳育有两个孩子。
标签
非洲
邪教
属神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