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机已成为我们的日常,尤其是在选举年,随手点开手机上显示的信息时,两个现象格外引人深思:
第一,大家似乎越来越不在意逻辑连贯性,也不会为明显的前后矛盾而困扰。在我今年早些时候写的一篇关于元现代主义(metamodernism)的文章中,我把这种现象视作当代文化的一个令人忧虑的征兆:“当有人指出元现代主义者的观点不合逻辑时,他们丝毫不觉得羞愧,对自己立场中存在的矛盾无动于衷。”如今的网络生活虽然充满认知失调,但我们却已经不再感到不舒服——人们已经学会与这种认知失调共处。这或许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生存之道。
第二,一个新的特质在这个“刷屏时代”脱颖而出,成为最能抓住我们注意力、最能促使我们行动(点击、观看、收听、购买)的关键因素——那就是“共鸣”(又称氛围感,vibes)。
现在,“共鸣”已然成为一种通行货币,每分钟都在全球数不清的屏幕上被传递、被接收。在这个注重共鸣的世界里:表情包胜过正经文字,审美价值超越逻辑论证, 引发共鸣比追求正确更重要。感性思维压倒理性事实,情绪胜过意义。这种共鸣是流动的、主观的,它超越了批评的范畴,也难以用固定的概念来界定。你无法精确描述它,无法完全复制它,更无法否定它的存在。
说到传递共鸣感,其实我们能掌控的并不多。你当然可以试着对目标受众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但共鸣感最动人之处恰恰在于它的真实——这种东西是强求不来的。我们或许能够察觉氛围的变迁,却无法人为地制造它。
正因如此,想通过A/B测试、焦点小组或市场调研等技术手段来刻意营造所谓“完美氛围”,这种做法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只有那些自然而然、发自内心、机缘巧合产生的共鸣才能真正打动人。如果营销活动处处彰显“共鸣”,这种策略本身就值得打个问号。就像那些总爱强调自己“很潮”的人一样,当你不得不刻意强调自己多么能引起共鸣时(如同你不断说自己“很接地气”),恐怕你共鸣的那些东西已经不太对劲了。
从接收方的角度来看,在当今社会,共鸣感已然成为引导消费者行为的核心力量:我们越来越依靠主观感受、直觉、本能反应来决定要不要关注、要不要点赞、要不要买单。在这个受算法支配的时代,消费者的行为无时无刻不被监控,我们对共鸣的敏锐感知反而成了一种强有力的自我保护武器。也许我们已经丧失了验证事实的能力,但我们仍然保留着“氛围鉴定”的本能。
不过,共鸣胜过一切,这通常不是件好事。但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现实。在这个被氛围感主宰的世界里,基督教的智慧提醒我们:首先要理解互联网的架构本身是如何一步步将我们带到今天这个境地的。
互联网刚刚兴起时,大家曾满怀期待,认为其开源、民主的特性必将造福人类。然而现实却给了我们当头一棒——互联网非但没有带来启蒙,反而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信息混乱的“后真相”时代。如今,海量信息不分昼夜、从四面八方涌来,大多消息未经过验证,其中专家与外行、事实与观点、真人与AI的界限也日渐模糊。这导致我们对屏幕上看到的一切都开始抱持怀疑态度。信息过载反而让事事可疑。
互联网“事事皆有、处处可及、时时在线”的特点,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逐渐适应了这种不连贯性。我们每天都面对互不相关的碎片信息、自相矛盾的观点、针锋相对的意见,以及瞬息万变的舆论风向。比如 2019 年朱西·斯莫莱特(Jussie Smollett)造假案,或是今年轰动一时的凯特王妃照片事件(KateGate)就是典型案例。
韩炳哲(Byung-Chul Han)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这种“信息洪流”导致了我们当前的“叙事危机”。我们失去了宏观视角,在碎片化信息的汪洋中浮沉,渐渐地不再计较互相矛盾的信息,有的时候甚至都注意不到这种矛盾。这其实并不奇怪。当我们耳濡目染的都是一些前后不一致的信息时,我们自然也不再把这种不一致视为异常现象。
安东·巴尔巴-凯(Antón Barba-Kay)认为,数字媒体根本不在乎内容是否前后连贯完整,这直接导致了我们无法再用“你前后说法不一致”来质疑内容。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如今的政客即便“今天一套,明天又一套”,他们所受的打击也远不如 2004 年约翰·克里(John Kerry)竞选时那般严重。正如巴尔巴-凯所说,唐纳德·特朗普的政治智慧就在于他深谙“在网络媒体环境中,逻辑一致性根本不重要”。
实际上,政客频繁改变立场、观点多变反而可能成为他们的优势。这种策略之所以奏效,是因为它恰恰符合了互联网的特点——用户清楚他们能找到想要的内容,同时可以轻松忽略不喜欢的信息。假如我特别关注X议题,只要我能找到某位候选人在某个时间点支持过我的观点,我就能心安理得地支持他(即便他在其他场合表示反对X议题,或支持与X议题完全对立的Y议题)。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前后矛盾反而成了竞选优势。
现在,与其保持立场始终如一,不如营造出打动人心的氛围感。政客对此心知肚明,也因此不再费心去详细阐述政策主张。这一点在现代电视总统辩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辩论真能撼动选民的投票意向,决定性因素往往不是政策内容,而是某种令人共鸣或反感的氛围。
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流,我们的大脑不堪重负。“氛围感”的兴起,某种程度上正是我们对这种认知压力的一种自然应对。即便不去质疑信息的真实性,光是这海量的信息就已经超出了我们的处理极限。在这种情况下,凭直觉行事(就像羊群效应一样)成了我们应对心智疲惫的自救机制。我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核实每一个说法,理清所有的矛盾。比起完全理解或认同某事,判断自己对它是否“能引起共鸣”要容易得多。正如文学大师T.S.艾略特(T.S.Eliot)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当我们对事物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时,总是倾向于用情感替代思考。”
广告主和政客们对此心知肚明——他们深谙我们心力疲惫,也清楚地知道想要抓住我们的注意力越来越难,而我们也早已不愿意去读完(或看完)任何内容。因此,他们把重心放在制造快速印象上,诉诸情感而非理性:精心设计在信息流中脱颖而出的图片,让人多停留哪怕一秒;用充满情感的标题直接传达核心信息;投放那些令人过目难忘的醒目文字或画面。
“标题党”这个词已经过时了。现在的广告主只求在受众心里留下印象,因为他们知道,日积月累的印象最终可能转化为消费行为。网络广告的成功指标已经从“触及率”和“点击率”转向了“印象度”。而要留下深刻印象,靠的不是内容或论据,而是氛围感。
网络约会就是最好的例证。这完全是一个被印象和氛围感主导的世界。单身男女筛选潜在伴侣的速度,快得就像刷短视频一样。很自然地,左滑还是右滑完全取决于对方资料给人的第一印象。现在的人们不会再花时间去深入了解约会对象的价值观和信念。全凭感觉走——对方的个人资料是让你怦然心动,还是让你“瞬间倒胃口”(“the ick”)?
“瞬间倒胃口”这个新俚语的流行正是氛围时代的证明。在约会中什么会引发“瞬间倒胃口”?其实很难说清楚,它就是一种感觉、一种想要立即逃离的本能冲动。这种“瞬间倒胃口”的反应在约会世界之外也有类似表现。比如当我们平时喜欢的人在社交媒体上做了或说了我们不喜欢的事(例如,朋友在Instagram上点赞了一条我们觉得可恶的政治帖子),我们的“瞬间倒胃口”反应足以让我们取消关注,甚至直接拉黑。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就拿最近一段热议视频来说,大学生娜伊玛(Naima)与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就堕胎问题展开辩论。当柯克要求娜伊玛给“胎儿”下定义时,她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但她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巧妙地转向了氛围,说柯克的笑容“让人毛骨悚然”——这一招反而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这个短暂的片段很能说明问题,展现了“瞬间倒胃口”效应的话语力量。当我们的论点难以立足时,就会转而评判对方给人的观感:外表、语气、智商、年龄(“OK,老古董”)。在这个被氛围感主导的世界里,这种巧妙转移话题的策略正变得越来越有效。
在“氛围感”主导的时代,如何保持智慧
作为基督徒,在这个被“氛围感”和“网感”主宰的世界里,我们该如何明智地生活?
首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氛围感”和第一印象往往具有极强的欺骗性。我们要学会审视自己的直觉判断,常常问问自己:这些瞬时的感受是否准确?这让人想起那句耳熟能详的劝诫“不要以貌取人”——不要被表象所迷惑(正如《撒母耳记上》和《箴言》31:30 所警示的那样)。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刻意放慢脚步,审视自己的判断。比如在点击某条信息之前,先停下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点它?”在直觉反应和实际行动之间,给自己留一点思考的空间。这看似微小的习惯,却往往是受骗与明智抉择的分水岭。在当今这个充斥着各种刺激、让人应接不暇的时代,智慧能帮助我们在快速浏览信息时,准确判断“该点进去看看还是不该点”。
想想《箴言》26 是如何建议我们应对愚人的(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愚人无处不在)。乍一看,这些建议似乎自相矛盾。第 4 节说,“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恐怕你与他一样。”紧接着第 5 节又说,“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免得他自以为有智慧。”那么到底应该听哪一句呢?当有人在社交媒体上显摆一看就是很愚蠢的事情时,我们是说出来还是不说出来呢?
其实,《箴言》这两节经文并非矛盾,而是在阐明智慧的深层内涵——智慧教我们看重细节,也讲究场合。真正的智慧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恰如其分的回应。它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灵活多变的洞见。智慧体现在人对上帝真理的整体把握,不仅反映在我们的言语(包括说什么和不说什么)和行为中,在这个被“氛围感”支配的时代,更体现在我们的直觉判断中。
那么,在这个“氛围感”盛行的时代,我们要如何忠于真理?关键是要用滋养智慧的方式来充实自己的灵命,要与那些看重品格、能帮助你培养智慧习惯的人为伴。展望未来,我们在这个被“氛围感”主导的世界中履行门徒使命、面对各种属灵挑战时,或许还需要更多具体的应对策略。但无论如何,圣经的智慧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根基,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起点。
译:变奏曲;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How the Internet Made Vibes More Important than Argu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