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神学
我们在神里享最深满足之时,正是祂在我们中得最高荣耀之刻
2018-10-08
—— John Piper

弟兄们,我愿意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以致我受的捆锁在御营全军和其余的人中,已经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并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锁就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神的道,无所惧怕。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纷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这一等是出于爱心,知道我是为辩明福音设立的;那一等传基督是出于结党,并不诚实,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欢喜不已。 因为我知道,这事藉着你们的祈祷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终必叫我得救。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但我在肉身活着,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该挑选什么。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的。我既然这样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间,且与你们众人同住,使你们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叫你们在基督耶稣里的欢乐,因我再到你们那里去,就越发加增。

——腓利比书1:12-26

在“伯利恒神学院(Bethlehem College and Seminary)三十年来的显著神学标记”系列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基督教喜乐主义(Christian Hedonism)。在我们开始之前要先说明白,伯利恒神学院并不是依照一个口号或是标签而建立的。

我们教会的正式文件中都没有提过基督教喜乐主义。我们的教会章程、教会信约、长老信仰、价值观手册、或是十个教会生活层面里都没有它。这个短语朗朗上口,也充满争议,它不在圣经中,所以你不必因为我喜欢而跟着也喜欢它。因此,今天的证道完全不是为了推广一个标签或是口号。我的目的是要讲圣经里一个重大且普遍的真理,我们有些人喜欢称其为基督教喜乐主义。

这篇讲道充满着我最喜爱的知识和体验,它们营养丰富、精彩绝妙!我们得开始了,以下是大纲:

1、我在这系列中的第二篇讲道带来了一个问题,需要解决。

2、基督教喜乐主义便是那问题的合乎圣经教导的解决办法

3、鲁益师(C. S. Lewis)和使徒保罗 (St. Paul)给出了解决之法的根基。

4、这个解决之法——基督教喜乐主义——会改变你生命的全部。(我会列举11个例子!)

要在一篇讲道中说清这么多内容并不容易。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1. 神为了祂自己的称颂而创造了世界.

在第二篇布道中,我问道: 神为什么创造了世界?然后我又答道:神创造世界,是为了使祂的恩典之荣耀得到颂赞,这恩典在耶稣的死里得以最高、最强、最清晰的显明。问题就在于,这个答案的中心是神的自我推崇。神造世界是为了祂自己得赞美,是为了祂自己的荣耀。

  • 奥普拉·温弗里(Oprah Winfrey)、布拉德·皮特(Brad Pitt)、年轻时的鲁益师、艾瑞克·瑞斯(Eric Reece)、迈克尔·普劳斯(Michael Prowse)全都因此而背离神。神的自我推崇是他们信仰路上的绊脚石,使他们踌躇不前。
  • 奥普拉27岁时,因为圣经教导神是一位嫉妒的神——祂要求我们把最高的忠诚和最深的爱慕都只给祂,她便背弃了正统的基督教。因为这教导在她听来一点都没有爱。
  • 布拉德·皮特背弃了他儿时信仰,他解释道:因为神说:“你得称颂我是最好的……神好像要我们来满足祂的自负。”
  • 鲁益师成为基督徒之前,抱怨“神要求我们赞美祂”听起来就像“一个虚荣的女人渴望赞美。”
  • 艾瑞克·瑞斯是《一本美国的福音书》(An American Gospel)的作者,他拒绝相信圣经福音书里的耶稣,因为只有一个极端自大自负者才会要求我们要爱祂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和子女。
  • 还有迈克尔·普劳斯,《伦敦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他认为只有“骄傲又自我膨胀的暴君,才会强烈的渴望他人的吹捧奉承”,并因此离弃了信仰。

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神为了自己得颂赞而创造了世界。他们认为这样的自我擢举推崇是不道德且无爱的。你也许也有同感。

2. 基督教喜乐主义是符合圣经教导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基督教喜乐主义就是:你们在神里享最深满足之时,正是祂从你们中得最高荣耀之刻。这就是对基督教喜乐主义含义的最简短概括。若它真是如此,那你获得最高的欢愉与神得到最高的荣耀这两者之间就没任何冲突了。

事实上,神的荣耀不但不跟你的快乐相抵触,而且如果你因祂喜乐,祂的荣耀更会增添你的快乐的光辉。既然神是那最高喜乐的根源,是全世界中最好的珍宝,且祂的荣耀是最能使我们深深的得到满足的礼物,那么祂为了我们永恒的快乐而将自己彰显、放大、推崇维护自身,就是祂对我们最美善和有爱的作为了。“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诗篇16:11)

只有对神这唯一一位来说,擢举推崇自己才恰恰是祂最有爱的举动,因为那唯一能使我们得到全然的并且永恒的满足的,正是祂所擢举推崇的。若我们擢举推崇自己,那就不是有爱的举动,因为我们使他人分了心,无法专注于唯一能让他们永远快乐的那一位身上——那就是神。但若是神擢举推崇自己,祂就是在将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祂这唯一一位能使我们永远快乐的神身上。祂便不是一个极端自大自负者。祂是一位拥有无限荣耀,能使我们得到全然满足的神,祂要赐给我们无尽且至高的喜乐。

这就是我们问题否认解决之道

  • 你错了,奥普拉,如果神不因你喜爱他人它物而妒忌,那祂对你最终的悲惨命运也就会漠不关心了。
  • 你错了,布拉德·皮特,若神没有要你将祂视为至宝,那祂也不会希望你能够得到最高层次的快乐。
  • 你错了,鲁益师,神要求你的赞美不是因为虚荣。这是祂最高的美德,也是你最高的喜乐。
  • 你错了,艾瑞克·瑞斯,若耶稣没有要求你给祂比给你的孩子更多的爱,那祂就把你的心出卖给了那永远无法使你获得满足的东西。
  • 你错了,迈克尔·普劳斯,神不是渴求你的吹捧奉承,而是在给你最大的喜乐。

你在神里享最深满足之时,正是祂从你那里得最高荣耀之刻。“上帝擢举推崇自己的荣耀”的这个设计,到头来乃是对我们最大的爱。而“我们追求祂的荣耀”的这个责任就变成了我们对喜乐的探求。这就是“神自我擢举推崇”的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

3. 鲁益师和使徒保罗都给出了这个解决方案的根基——也就是基督教喜乐主义的基础。

鲁益师在人类的经验中找到了这个根基。使徒保罗则在《腓立比书》中将其写下来。以下就是这个重要的领悟,我是在鲁益师的书《诗篇撷思》(Reflections on the Psalms)中第一次读到的。他探索发现了为什么上帝要我们赞美祂不是因为虚荣。

有一个关于赞美颂扬最明显的事实,无论是赞美神还是赞美其他东西,我曾经竟然不可思议的没有注意到。我想到的只有一般的称赞、赞同,或是给予尊敬荣誉之类的。我却从来没注意到,所有的快乐和享受都自然而然的满溢流露出赞美和颂扬。除非因为生性害羞,或是害怕使他人感到无聊,进而有意识的克制住。这世界充满了赞美的声音:情人赞美情妇、读者赞颂他们最喜爱的诗人、散步的人们赞美乡村风景、玩家称赞他们最喜欢的游戏,还有对天气、酒、佳肴、演员、汽车、马匹、大学、国家、历史人物、小孩、花朵、山、稀有的邮票、稀有的甲虫,甚至对政治家或是学者的赞美。我过去也没有注意到:通常那心胸最谦卑的,同时心胸也最平衡和宽阔的人们赞美最多;而那脾气暴躁、个性乖张、叛逆不满的人们赞美最少。

还有另一样,我之前也没注意到,那就是正如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赞美他们所珍视的,他们也会自然而然地要求他人加入他,一同赞美:“她真可爱,不是吗?那可真辉煌壮丽,对吧?你不觉得那宏伟壮观吗?”《诗篇》的作者要大家颂扬赞美神,这跟其他所有人在谈论自己所在乎的事情时的态度是一样的。我从整体上不愿意去赞美上帝的原因,乃是由于我虽然意识到我们对所有其它珍视的东西,都会满心喜悦的去赞美,甚至忍不住一定要去赞美,但却荒唐愚蠢的拒绝在面对珍贵至极的上帝的时候,给予祂赞美。

我想,我们之所以喜欢去赞美,是因为赞美不仅仅将我们的欢愉享乐表达出来,更使它达致全然完满;欢愉享乐的终极必定是赞美。爱人之间并非为了恭维或称赞而去告诉对方他们有多美;他们内心的欢愉若没有表达出来,就是不完满的。(93-95页)

看到了吗?神不停地命令我们荣耀和赞美祂,正是在命令我们除非是在祂里面得到最高的、完满的喜乐满足,不可屈就它处,以图低层次的喜乐满足。赞美不只是表达,更是我们从上帝这位终极喜乐之源中得到的喜乐和满足的圆满。在祢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祢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诗篇16:11) 上帝要求我们颂赞,便是在要求我们的享乐达到圆满。我们在神里享最深满足之时,正是祂从我们中得最高荣耀之刻。

愿世人都看到基督的伟大

腓立比书1:20-21这样说:

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受颂赞——使世人都看到基督的伟大)。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

保罗说他生命中最大的热望——我希望那也是你生命中最大的热望——就是世人会在他身上看到基督的伟大——绝世至伟。这也是神创造并且拯救我们的原因——为要显出基督到底是怎样的——祂绝世至伟。

怎样才能通过他,让世人看到基督的伟大呢?第20和21节之间的关系是理解保罗的想法的关键。他说,“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21节),这样世人就能通过他看到基督的伟大——基督的伟大,在保罗的生或死上都会得到彰显。注意,第20节里的“生”与第21节里的“活着”相呼应;而第20节里的“死”也与第21节里的“死”相互呼应。所以,保罗是在解释基督如何在这两种境况——生与死中,都彰显出祂的伟大。

基督通过我,让世界看到祂的伟大,是因为“我活着是基督”。保罗在腓立比书3:8解释说:“我也将万事当做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所以,这就是说,比起世上的任何东西,基督都是更加的宝贝、珍贵和令人满足。“我也将万事当做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

这就是保罗在腓立比书1:21中说的:“因我活着是基督”的意思。这就是他所说的,他的生命是如何彰显基督之伟大的。当保罗在他的生命中,从基督那里得到最深的满足之时,正是基督在保罗的生命中最彰显祂伟大之刻。这就是这两句经文最直白的教导。

死了有益处?

上面提到的这一教导,在你思考腓立比书1:20-21中对死的教导的那部分时,就显更直白明显了。基督会通过我身体的死亡而彰显祂的伟大,“因我死了就有益处”(21节)。为什么死了有益处呢?答案就在23节的后半段:“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死了有益处,是因为这意味着与基督更亲近。死亡就是“离世与基督同在”。

这也是保罗在21节里为何说死了有益处。若你将死亡带给你的损失加起来(失去家人、工作、憧憬的退休生活、朋友、你最爱的感官肉体的享乐)——将这些都加起来,然后仅用死亡和基督来置换——如果你这么做了以后,还能喜乐地说:我得到好处了,那基督就在你的死里彰显了祂的伟大。当你在基督里得到至深的满足,深到当你失去了一切,却只得到基督,还认为你得了大益处,那你就在你的死里最大的彰显了基督的伟大。

我们也可以这样总结这节经文所讨论的生和死的两部分:当基督祂比任何“生”能给你的,或是“死”会夺走的,都在你看来更珍贵时,祂就从你这里得了荣耀。

十字架的中心性

这就是基督教喜乐主义的圣经根基:我们在神里享最深满足之时,正是祂在我们中得最高荣耀之刻。

这个主题已经暗含在这系列中的第二篇讲道里了。上帝为了祂恩典的荣耀的赞美而创造了世界,这恩典在耶稣的死上得到了极致的展现。这就是说:上帝追求祂自己的荣耀及颂赞的极致之处,也正是其使我们最获益之处, 那就是十字架。在十字架之处,上帝高举祂的荣耀,也为我们预备了饶恕。在十字架之处,上帝证明了祂的荣光,也保全了我们的喜乐。在十字架之处,上帝将自己的价值彰显,也满足了我们的灵魂。

在这历史中最伟大的一幕中,基督为不配的罪人们成就了这事:通过我们在神里所得的最深满足,上帝祂在我们中得到了最高荣耀。

基督教喜乐主义会改变一切

1. 死亡

我们刚刚已经看到基督教喜乐主义是如何改变死亡的。若你想让基督在你的死里显大,不需要有多大的成就或是英勇的牺牲。只要像孩子般地躺入上帝的臂弯,只有祂是那位能将一切失去转为收获的神。

2. 改信耶稣

基督教喜乐主义改变了我们对于改变信仰,相信耶稣的看法。马太福音13:44这样写道:“天国好像宝贝藏在地里,人遇见了就把他藏起来,欢欢喜喜的去变卖一切所有的,买这块地。”  成为基督徒不只是相信真理,更是找到了宝藏。所以宣教不只是要以真理说服人,更是要将这一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宝藏指给人看。

3.打信心的仗

基督教喜乐主义改变了“那美好的仗”(提摩太前书6:12)。约翰在约翰福音1:12里说:“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做神的儿女。” 信耶稣就是接待祂。怎么接待祂? 视祂为无价的至宝来接待祂。信心,就是端详并且品味这份宝藏。所以这信心的仗就是在耶稣里面为喜乐而打的仗。是为了端详和品味耶稣,并认识到祂比世上任何东西都珍贵而打的仗。因为这品味会显明他为至高无上的珍宝。

4. 与邪恶争战

基督教喜乐主义改变了我们在生活中与邪恶争战的方式。耶利米书2:13给出了基督教喜乐主义者对邪恶的定义:“因为我的百姓做了两件恶事,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 邪恶就是我们自杀性地偏爱世间破裂的池子胜过于爱与神同在的活水。当我们追求从上帝的喜乐泉源获得满足,就是在对抗邪恶了(诗篇36:8)。

5. 地狱是什么

基督教喜乐主义改变了我们对地狱的观念。既然我们获拯救、入天堂的方式是通过接受耶稣为我们最大的快乐的源泉,那么地狱就是一个充满痛苦、永远没有欢乐幸福的地方,预备给那些不愿意以三一神为乐的人们。

6. 舍己

基督教喜乐主义改变了我们对舍己的想法。耶稣的教导其实就已经包括了这一点:“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可福音8:34)。现在舍己的涵义就变成了:

  • 舍弃你在世上的财富,你便能拥有“与基督同在”这一财富。
  • 舍弃你在世上的名声,以得到上帝的赞许所带来的喜乐。
  • 舍弃你在世上的安全感,以拥有与耶稣稳固而安心的团契。
  • 舍弃你在世上短暂的、无法让人全然满足的快乐,你便可以在上帝的右手获得满足的喜乐、永远的福乐。

这就意味着:没有终极、完全的舍己,因为我活着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

7. 金钱

基督教喜乐主义会改变我们对使用金钱以及奉献的看法。使徒行传20:35中写道:“施比受更为有福。” 哥林多后书9:7写道:“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 想成为一个慷慨之人的动机,乃是因为慷慨能够表达并且扩展我们在上帝里的喜乐。追求最深切的喜乐的过程就是追求施与他人的过程,而非获取。

8. 共同敬拜

基督教喜乐主义会改变我们如何一同敬拜。共同敬拜就是众人集合起来,一同荣耀上帝。但是,上帝只有在这众人都以祂为满足时才真正得荣耀。因此,所有带领敬拜的人——包含乐队和讲道的,都应当将自己的职分视作是为了让活水的泉源喷涌而出,让馥郁的盛宴铺陈展开。来敬拜的人群的工作,就是要吃饱喝足然后发出满足地赞叹:“啊”。因为敬拜的人们在上帝里享最深满足之时,正是在我们中得最高荣耀之刻。

9. 残疾和软弱

基督教喜乐主义会改变我们的残疾和软弱的经历。令人惊奇的,也看似矛盾的是,耶稣对软弱并且有一根刺加在他肉体上的保罗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所以保罗回应:“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没错,这就是肉体被刺伤的基督教喜乐主义者的声音),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哥林多后书12:9)

10. 爱

基督教喜乐主义改变了爱的涵义。保罗这样形容了在马其顿众信徒的爱:“就是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哥林多后书8:2)在第8节里,保罗称此为“爱”。在“患难”和“极穷”中,“满足的快乐”漫溢出充满爱的慷慨。他们仍是穷困的,仍是在患难里,但却充满喜乐,满溢出爱。因此,基督教喜乐主义所定义的爱就是:喜乐在上帝里满溢出来(或是扩展开来),从而满心喜乐地满足了他人的需要。

11. 服事

基督教喜乐主义改变了服事的意义。伟大的使徒保罗,他服事的目标是什么?他在哥林多后书1:24中写道:“我们并不是辖管你们的信心,乃是帮助你们的快乐,因为你们凭信才站立得住。” 所有的服事都应当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为他人的喜乐,而与他们同工。

这就是上帝创造你的目的。这就是基督为你而死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做你们的牧者的目的。这也是我这篇讲道的目的。我们是你们的同工,为了要你们在神里面得着喜乐。因为,你们在神里享最深满足之时,正是祂在你们中得最高荣耀之刻。


此文首发于“渴慕神” DesiringGod.org 网站。

John Piper(约翰·派博)是“渴慕神”网站(DesiringGod.org)的创始人及导师,伯利恒学院和神学院(Bethlehem College & Seminary)校长。他在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里斯市的伯利恒浸信会(Bethlehem Baptist Church)担任牧师三十三年,著有五十多部书籍,包括《渴慕神 : 论禁食祷告》、《十点十分的盛宴》、《思想的境界:让头脑被灵性的激情点燃》等。
标签
释经讲道
喜乐主义
腓立比书
渴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