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信仰与电影互动的四种方式
2024-09-20
—— Brett McCracken

我从小就热爱电影,也热爱耶稣。但是对我来说,看电影和去教堂似乎是两个互不相干的世界。这种情况在我高二那年的一个下午发生了改变。当时我正在堪萨斯州肖尼(Shawnee)的一家电影院里,看特伦斯·马利克(Terrence Malick)执导的二战大片《细细的红线》The Thin Red Line)。这是我第一次观看“世俗”电影,却发现它直接让作为基督徒的我产生了共鸣,启发了我的神学思考,激发我更加爱神。

《细细的红线》向我揭示了信仰与电影互动的无限可能。这次观影体验彻底改变了我的观念,从那时起,我决心深入探索信仰与电影之间的对话,并帮助他人也能体会到这种奇妙的联系。此后,无论是作为学生、影评人还是教师,我始终在延续这项探索。

25 年来,我渐渐意识到信仰与电影的交汇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以下四个方面或许能帮助你思考电影与基督教信仰的关联:

第一,以信仰的眼光观影。

基督教信仰与电影的互动,首先体现在我们观影的态度上。我们是否以基督徒的身份在看电影?在选片和观看方式上,有没有运用基督徒应有的洞察力和智慧?我们对某些电影说“不”或说“好”的态度,是否源于基督教信念?这又如何影响我们的见证?我们所看的内容会对我们的灵魂造成什么影响?作为基督徒,我们如何在这个高度世俗化的领域中保持自我,不被同化?思考如何忠实于信仰地观影时,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第二,电影中的信仰诠释。

当代电影是如何呈现基督教这个主题的呢?许多现代电影人以或正面或批评的态度,在作品中融入了基督教的意象、主题、美德。基督教作为一种主导文化力量,影响深远,艺术家们自然难以对其视而不见。

好莱坞偶尔会推出一些影片,以深刻甚至具有挑战性的方式描绘基督教信仰。比如那些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如《烈火战车》(Chariots of Fire)或《教会》(The Mission),还有一些复杂的人物刻画,如《神父有难》(Calvary)或《沉默》(Silence)。但在更多情况下,基督徒却被塑造成邪恶、疯狂的偏执狂,比如《虐童疑云》(Doubt)、《血色将至》(There Will Be Blood)和《禁食疑案》(The Wonder)中的形象。无论电影中的基督徒形象是好是坏,是美是丑,看看电影人如何呈现和诠释基督徒信仰,这几乎总是很有意义的。

第三,用信仰解读电影。

电影人用他们的方式诠释基督教信仰,而基督徒同样可以用信仰的眼光来解读电影——即便是那些看似与信仰无关的作品。作为基督徒影评人,这正是我二十多年来一直热爱并不断探索的领域。

每当我坐下来看电影,我并不会把信仰搁在一边。相反,我会用基督教信仰的视角来观影。即便电影制作人并非有意创作带有宗教或神学色彩的作品,我也能从中看出人们内心的精神渴望和神学层面的张力。我特别喜欢探讨基督福音如何能给电影中表达的那些渴望带来“颠覆性的满足”,以及如何回应电影所提出的一些问题。

第四,以信仰创作电影。

信仰与电影的互动还体现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如今,越来越多敬虔的基督徒不再只是看电影,而是开始亲自参与制作。有时,他们会制作带有明确基督教色彩的影片,这些作品可以归类为“信仰类”电影。但更多时候,基督徒创作的电影可能并不直接涉及信仰主题,却依然探讨了与圣经价值观一致的基督教美德和故事。

我也很关注基督教电影美学和制作风格这个话题。我们究竟该如何以基督教的独特方式来制作电影,为这个常常显得黑暗的领域带来善良、真理、美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译:变奏曲;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4 Ways Faith and Film Interact

Brett McCracken(布雷特·麦卡拉根)是福音联盟高级编辑,著作包括Uncomfortable: The Awkward and Essential Challenge of Christian CommunityGray Matters: Navigating the Space Between Legalism and LibertyHipster Christianity: When Church and Cool Collide。布雷特和妻子琪拉居于加州圣安娜市,二人都是萨瑟兰教会(Southlands Church)的成员,布雷特在教会担任长老。
标签
文化
电影
影评
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