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这则广告(大陆地区,台湾地区)的内容: 大自然之母造访苹果总部,进行环保绩效考核。在《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的编剧室里,这则广告立即获得了关注: 盖娅(Gaia,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在会议室的表现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企业家。
这个创意非常棒,这正是剧作的精髓所在——把不可能的想法结合在一起,享受碰撞的乐趣。这是古代与现代的结合,灵性与商业的结合,这个广告很棒。
但是,当苹果公司上周在其新款 iPhone 15 发布会上使用这个广告时,它就像一个铅球一样坠地了。它在 X(即过去的Twitter)上遭到了大肆抨击。苹果很快关闭了油管(YouTube)评论。尽管场景不错、台词也很犀利,奥斯卡得主奥克塔维亚·斯宾塞(Octavia Spencer)的表演也很精彩,但这次尝试还是失败了。
全网到处都是观众的谴责声,他们认为这则广告蹩脚、左派、说教、中了绿党的毒,并且内容糟糕。苹果的自吹自擂收获了全网的嘘声,为什么会这样?
一个问题是自我道德化。《周六夜现场》的确可以拍一个这样的短剧。但如果他们这么做了,苹果的高管们就真成笑柄了。
这不仅仅是一个虚伪的问题(我们稍后再谈关于虚伪的问题)。这与喜剧的运作原理有关。在喜剧中,主人公应该是取笑的对象。但同时,这部广告又想要说教,而说教又需要主人公严肃认真的对待。
一开始的时候,这部广告的场景是喜剧式的,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Tim Cook)焦急地排练着他的开场白。但到了最后,他已经从座位上站起来与大自然母亲对视,自豪地宣布他正义的环保举措。
它以喜剧形式开始,以道德说教形式结束。这种前后不一导致了广告翻车,而“翻车”背后的原因则是令人反感的虚伪。
自从马太福音 23 章写成以来,基于圣经建立起来的西方文化就对虚伪十分敏感。无论我们在哪里看到有人在粉饰,我们都会怀疑粉饰下不远处就是一座阴沉恶心的坟墓。我们天然地排斥这种表里不一。
因此,我们对这种“洗绿自己”(绿色为环保组织的颜色——译注)的行为非常敏感。在网络上,评论家迅速指出了苹果公司持续的碳足迹(“碳足迹”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集合),这显然比斯里兰卡全国的碳足迹还显著,还有苹果在非洲钴矿和亚洲血汗工厂工作条件的历史事实、中国工厂的自杀事件,以及对苹果公司积极推行“计划报废”("planned obsolescence")政策的指责。
许多批评者认为,在新款 iPhone 发布会上大肆宣扬公司的环保努力是一种表里不一。问题来了: 如果我们真的关心对环境的影响,为什么还要不断推出新手机?为什么不是翻新旧手机?为什么刚买的新手机这么快就需要更新换代了呢?
对“蹩脚”和“虚伪”的指责不绝于耳。但在这一点上,这段视频只是文化战争中的又一个小规模冲突而已,人们的反应都不令人意外。
让这场小冲突和过去其他翻车广告略有不同的是人们提出的第三种批评。许多人被视频中赤裸裸的异教主义所震撼。大自然之母在苹果总部发号施令!还有人给她拍视频?这是现代主义脱下面具露出了古代异教的本质,还是左派资本主义,抑或更具体的现代环保主义?我们是否看到了古代异教的回归?
你可以理解这种恐惧。广告的编剧们为了喜剧效果,做了古代人自然而然会做的事情——将我们世界中的自然力量人格化,以便与之抗争。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样做的。
例如,山姆大叔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人,而是一个国家的化身。这和这则广告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但在古代异教中,你不仅仅是将伟大的存在人格化,你还要向之献祭。
我们在苹果公司的视频广告中看到了什么?凡人正在与神谈判,并安抚她——毫无疑问,这需要牺牲一定的代价。显然,他们明年还得再做一次这样的仪式。难怪有人将其与古代异教相提并论。但两者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古代异教中,神是无处不在的(他们有自己的起源故事,但往往令人作呕),人类是神和命运的奴隶,需要向之献祭。在苹果公司的视频中可以看到这些方面的一些内容,尤其是在开头。一开始,颤抖的凡人正在等待大自然之母的出现。
一位员工发现办公室里的一盆植物死了。在首席执行官练习蹩脚的开场白时,她急忙把盆栽藏了起来。当大自然之母到来时,蒂姆·库克问:“您那里天气如何?”回答他的是隆隆的雷声和她的冷酷无情:“我想让天气怎么样它就怎么样。”这是一个典型的异教叙事。
但也只到这里,故事随后就开始朝着现代的方向发展。因为,如果天气是由我们完全无法控制的一种反复无常之力控制的,广告就不能讲述苹果公司改变气候的故事了。
但在视频中,天气并不总是大自然之母想要的样子,气候常常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视频开始时,大自然母亲的力量和知识远胜于我们,但苹果公司的高管们却越来越觉得她对自己世界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最后,她和首席执行官在对视之后离开了。如果说这是异教,那也是一种非常现代的异教。
视频中的决定性转折反映了历史中发生的决定性转变。从深刻的意义上说,西方文化就算异教化,也不再会是古代雅典那种异教了。这个世界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情就是基督教。
异教认为神是内在的、有限的,而圣经则宣称神是超越的存在之源。异教认为人类是神和命运的奴隶,而圣经则宣称人类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异教认为历史是从黄金时代螺旋式下降的,而圣经则宣告了黄金时代在未来。异教以安抚神灵的仪式和献祭为中心,而圣经则以基督一劳永逸的赎罪为中心。
一旦认真对待这场革命,你就可以相信上帝所赐的权柄和基督所赢得的胜利,踏入这个世界。执政掌权者被胜过了,偶像被揭穿了,所有“神圣”的义务都已经做到了。
正是基督教革命让苹果公司的会议室变得有意义。尽管自然之神似乎掌管一切,但事实证明,人类可以将世界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它不是固定不变的。与异教不同,它不一定是悲剧。
库克承诺遵守约定——“我们会的!”一切都达到了高潮,然后,大自然母亲满足了,最后一个镜头展现了一株焕发生机的办公室植物。复活!死而复生!
这不是古代异教。但也不是第五卷福音书!那么我们该怎么称呼它呢?
一种说法是狂妄自大!苹果公司的领导们自高自大,宣称公司的誓言和牺牲将拯救世界。难怪这段视频引发的一系列回应和基督信仰遭到的反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人们大呼“恶心!”“虚伪!”,原因显然是基督教。但另一方面,这段视频的狂妄也是建立在基督教基础之上的。它认真地认为,人类拥有统治权,世界可以被管理(而不仅仅是受苦),而且可以有一个幸福的未来。
视频中讲述的故事不是基督教的,但也不是古代意义上的异教,因为世界的结局显然不一定是悲剧。我们的命运并非一成不变,它也可以是一部喜剧。
它有基督教的一面,也有异教的一面。两者都有。
这就是晚近现代主义。
安德鲁·威尔逊(Andrew Wilson)在他的新书《重塑世界:1776 年如何创造了后基督教时代的西方》(Remaking the World: How 1776 Created the Post-Christian West)中使用了“新教化的异教”("Protestant Paganism")一词来描述我们西方人的后基督教灵性观。
“新教化的异教”将“现世的终极感、幸福感和意义感......与改革热情、道德确定性、对发展的承诺以及不可避免的基督教伦理框架”结合在一起(157 页)。我们的西方情感融合了“今世性”(异教)和“道德确定性”(新教)。这是一杯令人陶醉的佳酿,但这正是我们都在喝的“酷爱”——文化战争的各方都在喝。
在苹果公司总部的这则广告中,也有一些基督教的关注点(即使它们的基督教起源是隐秘的)。如果我们试着抛开所有的愤世嫉俗和冷嘲热讽(在社交媒体时代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可能会看到对管理地球和为众人益处的目的而行使人类统治权的关注。我们也可能会看到异教徒的倾向:事奉玛门、惧怕强权、贬低人类、与自然讨价还价,以及以我们自己的承诺和代价为中心。
不过,视频的反对者也会是新教徒和异教徒的混合体。在基督教方面,他们意识到偶像崇拜、骄傲、虚伪和美德标榜的危险。从异教徒的角度看,他们对美德信号的嘲讽可能等同于对美德本身的嘲讽(例如,对创造关怀的讽刺)。美德不在了,剥削也就随之而来了。
异教有很多种形式,崇拜和服务于造物主而不是造物主的方式有很多种。一个人可能崇拜盖娅,另一个人可能事奉玛门。两者都在拜偶像。
揭开他人偶像崇拜的外衣并不意味着推倒了自己心中的偶像。我可能会拒绝崇拜盖娅环保主义者的异教,但我并不会因此而摆脱自己的“今世性”。
说到对环境的关注,“新教化的异教”正在发挥作用——在西方文化的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某些形式的环保主义自认是异教的。它们可能是反自然、反人类的。但有些并非如此。有些人认真对待人类的“上帝形象”、我们对地球的统治、创造的使命以及我们荣耀的复活希望。
从这个角度看,苹果公司的视频不仅仅是文化战争的避雷针,我们的回应也不应该在“左派”和“右派”之间打乒乓球。
视频中的“新教化异教”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在发挥作用。因此,对文化的分析绝不是单纯的智识活动,也不是在网上“喜欢或不喜欢”贴个标签就能做好的。
我们谴责对方的东西很可能就存在于我们自己身上。借用索尔仁尼琴的一句名言:“新教徒和异教徒的分野穿过每一个西方人的心”,这是每个人的问题。
译:DeepL;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Apple's Mother Nature Ad: It's Protestant Pag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