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陪伴过一些受性别障碍影响的家庭。我知道,对父母和兄弟姐妹来说,看着自己的亲人想要改变性别是多么痛苦。当一位母亲突然得知她 13 岁的女儿认定自己是个男孩,并且想要变性时,棘手的问题接踵而至:这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吗?还是这代表了一个更深的问题?让孩子改变性别是否合乎道德?甚至,这是否可能?变性的科学依据可信吗?这是怎么发生的?我该怎么办?
当孩子大声喊道“你是在选择你的宗教,而不是我”或者“如果你不让我变性,我会自杀”,父母应该如何回应?
这样的时刻需要有敏锐的辨别力、坚定的圣经立场和信念,以及一个刻意的门徒训练计划。那么,这些在实践中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有八条鼓励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当耶稣遇到病人、迷失方向者和困苦之人时,祂对他们满怀怜悯之心(太 11:28-30;可 1:41,6:34)。我们也必须如此。变性青少年群体的性别认同与其生理性别不符,这个群体的抑郁、焦虑和自杀率高得惊人。无论是什么原因,有性别障碍的人显然受到了伤害。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很不舒服,或在学校曾遭受欺凌。
与处于这种状态的亲人或朋友接触时,首先要倾听、要同情、要知道对方分享这种经历是需要勇气的。基督徒父母应该和有性别焦虑的孩子一起祷告,帮助孩子邀请耶稣进入 TA 的挣扎中。
对于青少年来说,性别问题并不是凭空产生的。青少年的成长一直都很艰难。除了典型的青春期成长压力之外,如今的青少年还面临着在一个数字化和过度性化的时代中成长所带来的社会和文化压力。这个时代对身份认同非常着迷。因此,照顾那些自我认同为跨性别的青少年(或成年人)时,与他们开展讨论任何变性问题之前,先考虑一下焦虑或抑郁等并发症是明智且必要的。
正如马克·亚豪斯(Mark Yarhouse)和茱莉亚·萨杜斯基(Julia Sadusky)所写的那样,“我们几乎总是建议首先治疗并发症。我们不希望一个人在严重抑郁的状态下做出有关性别障碍的重大决定。”首先帮助朋友或亲人解决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其他因素——焦虑或抑郁、与同龄人相处困难或消极的身体形象——可以帮助他们更加适应自己的生理性别。
父母不应该因为小孩子不符合典型的性别规范,就担心他们有性别障碍。毕竟,许多关于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现代理念更多是一种文化的刻板印象,而非圣经真理。刻板印象会给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带来不必要的困惑和压力。
圣经为性别表达提供了轮廓,特别是在性和婚姻方面,但关于男女各自的偏好方面的描述却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圣经并没有说男人必须喜欢运动和狩猎,或者冷冰冰的没有感情。圣经也没有告诉我们小女孩必须穿粉红装,喜欢洋娃娃,离打打闹闹的。如果一个女孩喜欢空手道,擅长数学,喜欢短发,这并不意味着她是个男孩。如果一个男孩喜欢舞蹈、艺术方面非常出色、留一头长发,这也并不意味着他是个女孩。
遗憾的是,有时,根据刻板印象来评价自己(或被他人评价),会引发或加重性别障碍。有些与性别障碍相关的痛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排斥的反映。例如,如果一个男孩因为不喜欢其他男孩都玩的游戏而感到被同伴排斥,他可能会把这种痛苦误认为是性别障碍。
研究表明,年幼的孩子偶尔表达希望成为另一种性别,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愿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在青春期时仍然存在性别困惑,并且没有任何消退的迹象呢?如果是这种情况,你的孩子可能患有性别障碍。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性别障碍只影响极少数一小部分人,不到 0.01%(即不到万分之一),而且从历史看来,它主要影响幼儿期的男孩子。
在临床评估方面,美国精神病学会表示,孩子必须满足这八个标准中的六个,并持续至少六个月,才能被诊断为性别障碍。
一个有着顽固、持续的性别障碍的人很可能会经历巨大的痛苦。有信仰的父母可以帮助他们的孩子寻求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参与一个强大的基督教社区,培养充满关爱的基督徒友谊,也许还可以寻求基督教疗法或寻找治疗抑郁和焦虑的医疗手段。
要照顾一个经历性别焦虑的孩子,我们必须有明确的信念。我们必须引导儿女朝着上帝创造和救赎设计的方向发展。父母必须以圣经真理为基础来关心那些想要转变性别的孩子。与创造相悖的指导、背离救赎之路的帮助,在当下可能看起来是缓解痛苦,但从长远来看只会增加痛苦。
一个自我认同为跨性别的青少年通常会非常急切地想要开始变性治疗。有的青少年像直升机一样,希望立即上升到可以开始变性治疗的高度。与此同时,谨慎的父母则像停在跑道上的飞机,希望先行滑行一段时间。但是当涉及到性别问题时,没有任何一个人有掌控权;我们都是机上的乘客。因为性别转变与上帝创造和救赎设计不相符合,基督徒不能支持它。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尊重或与跨性别者的同事和朋友互动。但是当涉及到我们的责任范围——我们自己和未满 18 岁的孩子的身体时,我们不能支持那些严重否认上帝工作的治疗方法。
基督教父母还必须对软性转变保持警惕,比如孩子开始装着异性服装,要求改成异性的名字,或要求家长用异性的代词来指代他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中,在某些情况下,礼貌起见,需要用他人偏好的名字来称呼他们。但在基督徒家庭中,父母不应该支持软性转变。荷兰对儿童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软性社交转变会让孩子不那么容易摆脱性别焦虑。使用你孩子自己选择的代词来称呼 TA,可能感觉风险较低,但这样做是不敬畏造物主,而且已有研究显示,这样做会带来长期后果。
基督徒父母拒绝在理念和行动上妥协,会让他们陷入困境。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些人会把不妥协的反应视为拒绝孩子。甚至还有人希望看到不妥协的父母被控虐待儿童。在这种压力下,基督徒父母必须牢记他们神圣的呼召。
圣经赞扬虔诚父母的智慧和带领(出 20:12;箴 1:8-9;弗 6:1)。孩子的情绪不应成为她的指北针,上帝和祂的话语才是。如今,父母很容易认为他们的工作就是确保孩子始终找到幸福。但青春期本身就是一个动荡不安的阶段。父母的角色是设定健康的界限和限制。即使文化压力削弱了它,你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和权威。你的角色是引导孩子朝向圣洁,而不是追求没有痛苦而已——你要教导孩子,他们需要的是永恒的喜乐,而非当下的满足。这份责任意味着你说“不”与说“好”同样重要。尽一切努力与孩子保持亲密关系,但不要忽视圣经呼召你该去带领孩子的职责。
今天,大多数性别障碍的病例并不是在童年时就出现的,或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标准。相反,它们是一种被称为“快速发作性别障碍”的现象。许多人担心最近病例激增,更多地是社会压力而非真正与性别认同困扰有关的结果。
丽莎·利特曼(Lisa Littman)在对变性青少年的研究中注意到女孩子变性的两种模式:(1)大多数青春期女孩在花了大量时间泡在社交媒体之后,“突然”发现了变性想法;(2)“在某些女孩的朋友圈中,自我认同是变性人的比例是一般朋友圈的七十倍以上”。利特曼得出结论,变性率的上升归因于“社会传染”(social contagion)。性别障碍的传播方式与流行时尚、谣言的传播方式相同,都是由于改变之后带来的社会鼓励。
如果父母认为自己十几岁的孩子突然出现性别混淆,与其说是因为潜在的疾病,不如说是因为社会压力和青少年常见的挑战,那么他们应该怎么办呢?他们必须找到主要的文化影响因素并进行干预。许多家长发现,当他们带孩子离开公立学校和社交媒体后,孩子的性别焦虑症就消失了。
尽管公共教育可以是一种巨大的福祉,但公立学校越来越多地歧视传统和宗教观点对性别和性取向的看法。有些学校支持乃至协助青少年进行变性治疗,有时候甚至没有父母的同意。家长必须留意,要知道孩子在学校里所学到的内容以及当地学校制定的政策可能会对他们产生何种负面影响。如果你认为让孩子离开现在就读的学校,换到其他教育环境中。能保护孩子免受负面影响(无论是来自老师还是同龄人)的话,就毫不犹豫地去做吧。
社交媒体也在围绕速发型性别焦虑症的社会传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并不让人惊讶。社交媒体让年轻人长期暴露在同龄人的注视和评判之下,并受到其他潜在的负面影响。在 Instagram 等平台上追求“点赞”,可能会加剧青少年感受到的压力,他们本来就已经对自己不断变化的身体缺乏安全感。家长在给青少年购买智能手机之前必须计算好代价,出现任何担忧,他们就要果断行事,取消孩子使用智能手机的权力,以此作为抵御负面文化影响的第一道防线。
性别差异之美装点着上帝的世界。我们需要帮助下一代看到并尊重它。作为一名牧师,我有幸见证夫妻相遇、结婚和生子的喜悦。他们联合所产生的果实提醒我们,只有一个生物男性和一个生物女性才能创造生命。“人们常常将两性二元描述为压迫性的”,丽贝卡·麦克劳林(Rebecca McLaughlin)写道。“从根本上来说,男女二元制是极具创造力的”。
父母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教导并提醒孩子,两性世界的互补性——男性与女性的共舞——是每个人背后的创造源泉。按照上帝的设计,每个人的存在都归功于一男一女。
性别之美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在教会敬拜中。在我的教会里,有的赞美诗有男女分部的演唱。男生唱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唱得更大声一些。他们坐在座位上,发出低沉的歌声。轮到女声时,会众仿佛被一种明亮而温柔的喜悦所包围。当所有的声音最终汇聚在一起歌唱时,大家就听到了、甚至感受到了我们这个性别世界的真善美。当我们敬拜天上的羔羊时,这肯定会成为我们男性和女性的永恒展示(启 5:9,14:3,15:3)。
无论何时,基督徒都必须向下一代指出这种美。我们必须赞美上帝设计的美好--我们就是我们的身体;我们有性别之分的身体是圣灵的殿,是为荣耀上帝而造的(林前 6:19-20);这不是限制。它是美丽的。
译:变奏曲;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网站:8 Things Parents Should Do When Kids Want to Transition Their G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