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那持续不断的“忠心与果效”的教牧和宣教讨论,我是有些困惑的。这里我从外围来参与这种讨论。我确实认为,一个教会对神的使命忠心,这本身就是成功。我也认为,一个忠心的教会将是一个富有成效、硕果累累的教会。但当一些人开始以决志人数和礼拜人数等可以量化的方式定义成效的时候,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实用主义而不是圣经。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不该看结果呢?不是。这只是说,我认为,我们应该以不同的方式看待结果。我认为,衡量一个教会的成效,并不能单看邀请人决志信主时有多少人举手,或是来教会做礼拜的人数有多少。
1741年,伟大的约拿单·爱德华滋初次出版他那如今已是经典的《辨别圣灵做工的标记》。在这部重要著作中,爱德华滋分析和综合了他在他那个时代的复兴中所经历的一切(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在《奇妙归正的叙述》和《1740-1742年北安普敦信仰复兴详述》中)。他想知道,真正是神动工之事的标记是什么?
换句话说,圣灵所带来的果效的真证据是什么?
十分有趣的是,他在他的“区别性标记”前面列出的是一些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神动工的标记。这是一个奇怪的集合——它包括了一些诸如灵恩性的经历,情感的激动,有关地狱之可怕的火热讲道——爱德华滋说,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事可能是好事,但它们本身并不能证明这是神的作为。神的作为可能有灵恩性的经历,有情感的激动,等等,但也可能没有。(他也列出了一些负面的事情——像错谬和假冒——说,这些不一定证明这不是神的作为,因为他论证说,哪里有神真实的作为,那里就很可能会有撒旦主动地企图破坏它。)
我认为,我们应该运用爱德华滋强有力的论证来看待今天的教会形势。真实果效的标记是什么?我们怎样知道我们的教会是神所祝福的一个正在增长的东西?
首先,我们要像爱德华滋所做的那样,来看看一些可能与真正是神动工的事情相伴也可能不相伴的事物。
第一,主日邀请人信主时决志或响应的稳定累积数字
我们都见过牧师们在社交媒体上炫耀本周他们教会有多少人决志信主。很多人确实以这种方式听到了福音,也做出了真实的响应。然而,最近五十年来福音派信徒一直使用这种传福音策略,我们却仍然面对西方基督教成熟度方面明显的不足和信徒人数的衰减。在太多的这些“数点举手人数”的教会里,门徒培训方法似乎在数点举手人数方面达到了顶点。光是人数加起来并不能说明问题。连司布真都评论过这种在他那个时代也已经是常规的做法。不,我们能够说的是,人们来认识基督总是一件好事,不管他们是在什么类型的教会里,也不管他们以什么方式听到了福音。但这一点本身并不意味着方法是正确的。单单是“决志”人数并不能证明真正的果效,因为(真)决志本身只是结果子的生命的一个幼芽而已。
第二,参加主日崇拜的人数很多
重复这一点令人生厌,但是,美国的福音派信徒喜爱规模巨大,所以,我们不得不反复强调说,单是人数多并不是有果效的一个标记。这是另一个中性的迹象。有很多人来教会可以是一件好事。大教会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处!但大教会本身也并没有什么对处。北美最大的教会之一是一家并不常规传讲基督钉十字架的教会。而且,摩门教也有很大的教会。要想找到合适的类比,我们只需要看看政治领域就够了:很多人支持某种东西并不意味着那种东西是正确的!
第三,情感体验
这里我们再次追踪爱德华滋的思路。爱德华滋说的很对,真敬拜使敬拜的人往往在情感层面参与。对耶稣的真爱却没有让人有感情,这会是很奇怪的。但在很多教会中,重点却落在了情感经历上。为此,他们做广告说,他们的音乐“激动人心”、“充满生气”或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适宜贴切”。这些形容词传达的意思是,敬拜是为敬拜者做的,这曲折地表明,敬拜者敬拜的是敬拜的人。所以,在教会中表现感情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这本身并不是你们教会正在做一件正确事的标志。
所以,我们看到了三个中性的标记,它们中没有一个是真果效的指标。一个富有成效的教会可能会看到许多信主的人,做礼拜的人越来越多,以及强烈的情感参与,但也可能不会。那么,要看属灵的果效,我们应该寻找什么样的标记呢?我倒认为,爱德华滋的“神奇妙动工的标记”比较经得住检验。
第一,越来越看重基督
怎样衡量这一点呢?你怎么知道一家教会是否以耶稣基督的荣耀为焦点?我认为,这要从最可见的交流与表达开始。在讲道和诗歌中,耶稣是焦点吗?讲道是把耶稣讲成了一个表演者,一个在邀请人做决志祷告时的附加成分,一个受人敬仰的英雄人物,还是单单传扬祂,祂做成的工作作为人类唯一的希望?所讲的信息是专心一意不厌其烦地强调律法还是更专心一意地传讲福音、以福音为乐?敬拜结束时会众总是仅仅得到要做的五件事,还是真正明白基督教的基本信息是救恩工作已经完成了?
音乐方面,这家教会更加注重创造一种体验还是更尊崇创造主?诗歌是否讲述福音的内容?演唱的中心是人还是耶稣?教会模糊笼统地讲论盼望,平安,光明等等,但却不是经常做出连接,表明耶稣是这些美德的体现吗?
教会里的人更加称扬基督还是更多谈论行善还是知道正确教义?牧师展现出了对基督更高的敬爱吗?他们是活出基督的人吗?
如果教会没有明确和持续地使耶稣成为核心,那她就不是有果效的。相反,如果一家教会毫不含糊、持之以恒地确保耶稣是核心,她就是在结果子,因为持续地敬拜耶稣就是新生命的一个果子。
第二,看得出来的悔改之心
首先,教会在传讲罪的危险和可怕吗?然后,在教会对福音的传讲中,会众以悔改来回应圣灵使人知罪的作为和祂所带来的安慰吗?会众是否坦白承认自己的罪?那地方有一种谦卑的风气,还是有一种趾高气扬的气息?牧师们仗势欺人吗?会众是自我陶醉的人吗?那里有没有实行教会惩戒——温柔而又直截了当的惩戒?那里有一种说长道短的风气还是有一种很高的透明度?教会各项事务的安排是建立在生产的价值观上还是建立在与主的诚实亲密的关系上?
会众是善于悔改的人吗?悔改是真实基督徒的一个表现。
第三,坚定不移地忠实于神的话语
许多教会说自己是“以圣经为基础的”,意思是他们会在讲道时引用圣经。或者,看看他们小组聚会的特点,你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数是建立在特殊兴趣,业余爱好,或是人口统计数据(比如,职业,年龄,经济状况等)基础上的。但多结果子的教会热爱神的话语。他们本着神的话语讲道,就好像这样做带来氧气一样。他们坚定不移、专心致志地研习神的话语。他们相信,神的话语是完备、有能力、有权柄的。你甚至可以看见他们携带着圣经去参加敬拜聚会!
爱德华滋说,神动工的真标记是人对圣经的高度看重。现今有太多的福音派教会无可否认地使用圣经,但却没有有效地看重圣经。在这样的教会中,这个标记恐怕是严重缺失的。
第四,关注神学和教义
是的,撇开恩典的知识只会叫人骄傲自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弃掉知识。爱德华滋说,神的百姓将会热爱神的事情。他们会寻查神的道路,遵循圣经中的教义路径,一直走到神的宝座前。在我们的时代,很常见的一件事是把情感和经历同教义和神学对立起来。但是,一个只有头脑知识的教会的果效程度和一个只有感情而没有深度的教会是一样的。有些牧师甚至公开嘲笑神学或是污蔑查经。但教会坚忍持续了2000年,靠的并不是“属灵感觉”。
主亲自说,真敬拜的人是以灵和真理(和合本译为“以心灵和诚实”)敬拜的。我们不能为了一种占支配地位的“灵”(精神)而抛弃真理。而且实际上,正如爱德华滋所说,真正圣灵的工作是以一种真理之灵运作的,它带领人走向真理,让他们信服那些真实的事情。
第五,爱神爱人的心很明显
实际情况和听起来完全一样。真果效主要是通过顺服神的命令显示出来的,而命令中最大的是爱神和爱人如己。如果一家教会看起来只是为了自己能够存在下去而存在,只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存在,只为了自己内部的经历而存在,那么,不管她变得有多大,她都不会是硕果累累的大,而更有可能是“膨胀”以后的大。
多结果子的教会可能会看到稳步增长的信主人数,也可能看不到,但这些教会都会显示出稳定的服事之心和对自己门外世界的怜悯之心。
很明显, 这五样事情比仅仅数点举手(决志)人数和做礼拜人数更难量化。我认为,这正是我们往往(懒惰地?)倾向于把人数等同于果效的原因。但我要做出一个令人生气的宣称:一家教会可以没有看到许多人信主,没有看到参加礼拜的人数爆满,也没有创造出激起人情感和想象力的“崇拜经历”,但却可以是在圣灵方面大有果效的。这些事,如果在正确的地方看到,那也是好的。
的确,早期教会数点过人数。数点人数完全没错。但我们在新约圣经的书页中看不到今天存在的那种对礼拜人数和决志人数的注重。我们看到的是忠心。我们看到了果子(“得时”),有时候看不到(“不得时”)。教会要做的事不是成功而是忠心。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有看到许多福音性的果效要小心确保不是因为你在传福音方面不顺服!
以下是一些很好的诊断性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衡量教会:这些问题原载于本人拙著《浪子般的教会》(The Prodigal Church),在此稍作了修改:
在加拉太书第五章中,保罗把一系列好品质和一系列坏行为作了对比。圣灵的果子。这些要比累计的好行为难衡量得多,但却是好得多的属灵增长指标。我们不断在圣经中看到的一件事是品性,性情,品质和本质始终如一地被看重超过行为,地位,数量和做为。前者难衡量得多,是的,这不是很有道理吗?
译/校:改革宗经典出版社。